对于你,绿道意味着什么?


(相关资料图)

市民田桂君说,那是晚饭后,在鸟语花香中,一次次伴着落日余晖与老伴儿并肩漫步的浪漫;

市民楚月说,那是不用驾车就能徒步到达的诗与远方,也是她开启徒步生涯的邀请函;

市民李天说,那是和三五骑友,一起骑上心爱的自行车穿行城市风景的畅意……

近年来,我市有序推进绿道系统建设项目,随着人民大街、新民大街、吉林大路等路段绿道的投入使用,人们的生活也悄然改变着。这样一条条绿色又律动的“经纬线”,慢慢串起城市风景,正在编织一张遍布长春的绿网,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绿色空间。

绿色发展之路永无止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统筹绿道规划、建设、运营,提升绿道建设品质和使用效率,这也成为本次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们关注讨论的话题。

绿脉串珠 打造绿色生活圈

“绿道不仅是一条路、一根线,更应该是一张网,让城市在绿道间吐纳生息。”市人大代表曲双认为,绿道建设应注重系统规划、形成网络,应注意连通性和可达性,避免碎片化、孤岛化。他建议,依托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地方风貌等,合理布局,同时也要注重打通断点,确保畅通,串连起各类公园、小微绿地等,提高绿色空间可达性。

曲双代表认为,这张网既要网住风景,也要网住民生,“建议继续细化绿道支脉,向居民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延伸,画出一条短距离衔接线,以居住区为中心形成一个绿色生活圈,最大限度让群众亲近自然。”

曲双代表还建议,在建设、改造过程中应当实施干扰最小、成本最低的环境友好型建设,以“微更新”激发城市内部活力。

多元空间 涵养城市慢生活

两行绿树矗立绿道两旁,休闲座椅、景观小品点缀其间,书店、咖啡店错落有致,孩子在滑梯上欢笑,家长在秋千上喝着咖啡……这是市人大代表阮见描绘的绿道一角,展现了他更为关注的绿道多功能性。

“绿道可以具有生态环保、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劳动教育、旅游参观等多种功能。”阮见代表建议,通过绿道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营,注重人性化设计,因地制宜改造优化周边绿化空间,例如配套适合老人儿童的健身娱乐设施,增设自助图书馆、智慧超市等,搭配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服务属性,增加互动性,着力打造“市民身边的绿道”。

在阮见代表看来,绿道的基本功能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他建议在绿道两侧建设便于消纳雨水的绿地,采用微地形建设等众多工艺做法,增加雨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利用岸坡生态改造、园林绿化等措施综合治理,塑造自然亲水空间,打造兼顾生态环保与服务市民的多元“廊道”。

文化镶嵌 培育绿道新名片

“让绿色随着道路的脉搏流动,在科技创新中开启‘智慧’,在文化底蕴中润养气质。”曲双、阮见两位代表不约而同提出建议,深挖长春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充分运用科技武器,打造“一道一特色”,在“国家森林城市”中培树绿道品牌。

“长春素有汽车城、电影城、雕塑城、科教文化城等名片,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建议围绕传统文化、工业遗存、农耕文化等主题,结合绿道周边空间实际,打造特色绿道。”曲双代表建议,通往净月潭的周边绿道可以打造“最美跑道”,通往莲花山的绿道可以打造“氧吧生态廊道”,还有“1958怀旧生态绿道”“亲水观景的滨江步道”等,在绿道系统注入城市文化内涵,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品牌绿道。

阮见代表则建议开发“智慧绿道”小程序等软件,可以便捷地查询绿道周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相关信息,也可以推荐美食、网红打卡地等服务信息,还可以配置步数记录、卡路里消耗、行走轨迹等功能,满足年轻人的多种需求,与此同时,绿道还应实现WiFi全覆盖、智能导引等,展现绿道的科技范儿。

曲双、阮见等市人大代表共同畅想着,有朝一日,长春条条绿道沿着城市脉络纵横交错,长春绿色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底色更加饱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