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9个新职业,其中“互联网营销师”下新增的“直播销售员”引起了关注,这意味着“李佳琦”、“薇娅”们有了正式的职业称呼。
人社部官网对“互联网营销师”的定义为:在数字化信息平台上,运用网络的交互性与传播公信力,对产品进行营销推广的人员。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营销师的本质和核心还是营销,只是“人货场”中的“场”从线下的商场店铺转换到了线上的网站、网店乃至朋友圈等等。
“场”的转换早在18年便有了端倪。2018年,淘宝扶持全国9位贫困县县长与淘宝网红一起推荐50个贫困县城102款农产品,吸引了千万网友的关注。
如今,疫情影响下各直播平台纷纷加码。“县长直播”、“战疫助农”拉开巨幕,央视主播朱广权与李佳琦连线带货湖北产品,更是一举登上微博热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拥有越来越多的网民,网络用户也从一二线城市的精英群体扩散到三四线乃至偏远地区的普通用户,这给了直播销售以广阔的市场。
直播销售员们既可以以高收入的精英群体为目标用户,销售一些有品牌附加价值、较有身份象征的产品;也可以以经济收入较低的人群为目标用户,销售一些经济实用的、以往在小商店、小商铺以及自家摊位上出现的商品。
直播销售给予了略有萎靡的实体经济以新的活力
在疫情的影响下,往日热闹的舟山海鲜市场显得颇为冷清,本来3月份正是鱼、虾、贝、藻、蟹的销售旺季,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往日的销售渠道遇到了问题。
但当人们打开快手,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渔民们热热闹闹地进行着海鲜吃播,大块的鱿鱼腿配着鲜红的辣椒酱,左下角的黄色购物车显得颇为显眼,而主播也不遗余力地进行着购买引导。
直播销售扩大了线下店铺的交易市场
过去,实体店铺只能依靠走进店铺的人群获得流量,店铺选址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人流量高的地方固然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但较高的店铺成本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如今,“探店”、“小众”、“潮流”成为了新风尚,年轻群体们以探索不为人知的个性小店并发布到网上为乐趣,这就为选址不佳的店铺带来了益处,人们会因为求新求知的心态,和线上直播的助力,走入过去他们所不会走入的巷子里去。
直播销售正式化,或能提高行业的规范度
过去,直播行业乱象频生,销售假货、行为不端、虚假带货等问题层出不穷。但随着直播销售行业的兴起,以及一些大型资本的加入如淘宝直播,行业透明度相较以往稍有提高。
直播中的即时评论也为消费者们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已购者看到商品出现时进行评论,能够为潜在购买者提供一定的信息,使他们对于商品能有一些客观的认识。
像李佳琦、薇娅这样的超级头部主播的出现,则对行业规则起到了范例和标杆的作用——公众的关注使得他们不得不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这样的规范也可以给其他直播销售员形成范例。
目前来看,国家已经逐步对直播销售开展规范措施:
如:此前广电总局曾下发通知,要求:网络直播带货既要遵守广告管理法律法规,也要符合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相关规定,而且用语要文明、规范,不得夸大其词,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
又如:中国商业联合会制定的《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将执行。
再如:已经实施的《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已经明确对直播电商中主播、商家、直播平台的相关行为都作了全面的定义和规范。
再到最新发布的称谓的规范,同样意味着主播在带货过程中的的角色、行为、权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直播带货中的坑位费几十万,人气几百万,结果业绩只有可怜的几十单的情况将得到规范。
很显然,政策上已经对“直播带货”有所监管,“网红带货”野蛮生长后将走上规范化之路,乱草重生现象会减少,今后,国家是否会针对互联网营销出台更多更详细的规范措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