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薇琪】奥地利是冰雪运动项目的世界强国,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中表现出色,居金牌榜和奖牌榜前列。奥地利凭借阿尔卑斯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一直是欧洲最受欢迎的冰雪旅游目的地之一,以近80个滑雪地区、800多个滑雪场、总长超过2万公里的雪道、3500多条缆车线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在冬季来此休闲度假。每年雪季,游客一般会在雪场附近的酒店住上一周甚至更久,每天从早到晚过足滑雪瘾。但如果整个假期只做滑雪这一件事,再狂热的冰雪运动爱好者也会觉得无聊。滑雪者白天分散在雪场各处,几乎没有交流可言,而那些热情开朗的欧洲人也需要一个呼朋唤友、推杯换盏、谈天说地的契机。于是,丰富多彩的“滑雪后”文化应运而生。
游客的重要社交场合
“ 滑雪后 ”是法语词汇,据说是19世纪末时在奥地利度假的法国游客发明的,主要指白天滑雪后在当晚进行的余兴活动和有好友相伴的悠闲时光 。奥地利人认为这个说法颇具浪漫风情,就直接沿用下来。自上世纪50年代起,“滑雪后”文化从发源地阿尔卑斯山区逐渐风靡世界,成为来自天南海北、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们的重要社交形式。
奥地利滑雪胜地众多,是热衷“滑雪后”文化的欧洲人冬季旅游的首选地,人们将平日喜欢的生活方式都搬进了雪场。滑雪后的活动没有既定的时间和地点,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嗨”起来。在以雪场派对闻名的蒂罗尔州伊施格尔村,当地人甚至将其视作一项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狂欢活动通常从中午后就开始了,与日落后骤降的气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酒吧和俱乐部里的热烈氛围不断升温,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时分。
莫泽尔客栈是奥地利最热门的“滑雪后”娱乐场所,位于蒂罗尔州阿尔贝格滑雪区海拔1300米处,被媒体戏称作“滑雪后酒馆之母”。德国RTL 电视台和卫星电视一台曾连续多年转播客栈的露天派对,通常可以看到上千人同时欢庆雪季的盛况,每场派对都会售出数千升啤酒及其他酒精饮料。这家客栈甚至开设有一间“粉丝”商店,像足球俱乐部一样出售印有本店标志的T 恤、连帽衫等旅游纪念品。
音乐是“滑雪后”主题
奥地利人热爱音乐,在滑雪时也不例外。每年雪季,各大滑雪区纷纷邀请流行乐队、当红歌手和知名DJ前来助阵,在雪场参加一次热火朝天的露天现场音乐盛典,是所有游客都期待的“滑雪后”体验(如图)。雪场音乐一般都具有适合翩翩起舞的快节奏。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和外国游客越来越多,音乐的风格和种类也日趋国际化和多样化,舞台效果更加时尚和炫酷。
如果希望在运动一天的疲惫后享受放松和安静,福拉尔贝格州的布雷根茨森林滑雪区则是不错的选择,当地的酒店会举办特别的“怀旧之夜”,客人可以身着复古服饰,参加古风音乐会,聆听蓝调、爵士、民谣等舒缓的曲目。此外,阿尔卑斯山区的传统音乐依然受欢迎,奥地利有2800家农场提供家庭式的音乐表演和体验活动,游客在滑雪假期里可以学唱当地民歌,练习演奏手风琴或竖琴,甚至还能学到纺纱、绣花、编织、雕刻、制陶、烤面包等老手艺。
“滑雪后”文化也包括脱在雪场上的厚重行头,更换参加音乐会和派对等后续活动的服装的过程。装束没有特殊要求,造型可时尚可休闲,主旨是轻松舒适。通常要换上防寒的皮靴或雪地靴,穿上柔软的毛衣、夹克、保暖紧身裤和修身羽绒服,戴上围巾、帽子和手套。建议遵循“洋葱式”的多层穿衣法,在室内可以根据温度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在全景酒吧的躺椅上休息时要注意防晒,即使在冬季,高山地区的紫外线辐射也不容小觑。
“滑雪后”美食有特色
品尝就地取材的奥地利山区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滑雪后”活动。每家餐厅和酒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比如莫泽尔客栈秘制的香肠面、扁豆炖菜和“外婆汤锅”,因其味美价廉而在滑雪者中备受好评。为了除寒气,尽快达到暖身的效果,传统的“滑雪后”饮料通常含有大量酒精,而且要趁热喝。比如,加入奶油利口酒或杏仁甜酒的滚烫的咖啡和热巧克力。阿尔卑斯山区的经典饮品“猎人茶”,则是用多种香料和朗姆酒煮制的红茶,有时还会加一点果酱或水果酒来增添风味。烈酒兑能量饮料的喝法现在也很流行。
同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奥地利邻国瑞士,有着一列著名的“滑雪后列车”。它在沿途设有6个站点,每天总计经历6000米的海拔落差,游客需持有效滑雪通票或火车票乘车,可以随时下车前往雪场或回酒店。列车车厢经过改装,设置了吧台和雅座,备有各式各样的饮品和零食,每逢周末还有DJ坐镇,俨然一个精致舒适的小型社交和派对空间。在冬季暴雪后和最寒冷的日子里,列车温暖的环境和便利的设施备受游客青睐。
疫情期间,奥地利各联邦州都对滑雪区采取了限制措施,普遍禁止在公共场所举办大型派对,以防止人群聚集造成病毒传播。因此人们只能自行组织亲友之间的小范围聚会。住在山区的居民会在房间里安装暖色光源,布置冬天主题的装饰物,并在室外的露台上点起火把,恰到好处地营造出童话般的高山雪夜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