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李雪】美西方和俄罗斯围绕布恰事件的争执愈演愈烈!乌克兰媒体4月3日公布一系列视频和图片,指责俄军在基辅附近的布恰市“大规模屠杀平民”。俄方坚决否认,称对俄“在布恰市致平民死亡”的相关指控“不可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在社交网站上发文称,对事件感到震惊,呼吁展开独立调查。

目前,事情真相未有定论,但西方国家和媒体已经对俄罗斯发起强烈谴责,西方多国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莫斯科也称保留采取行动的权利。突然成为国际舆论“暴风眼”的布恰事件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俄乌冲突走向?是否会对俄乌谈判进程产生阻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际关系专家5日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布恰事件是俄乌冲突双方博弈过程中舆论战的组成部分,乌克兰通过指控俄军犯有“种族灭绝”罪,目的在于夺取道德高地,赢得国际社会更多支持。实际上,布恰事件揭开了一个序幕:随着俄军迅速撤离乌克兰北部,其原先占领的地方重新被乌克兰拿回,这样的指控很可能会不断增加。

该专家称,无论最终真相如何,现在的舆论战都对战争期间乃至战后如何定性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其效应、结果不会对俄乌冲突走向产生颠覆性影响。历史上已经有无数事例证明,舆论战本身几乎不可能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也认为,布恰事件不会对俄乌冲突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毕竟冲突起源很复杂,结束也不会简单。这不是由俄乌双方就能决定的,其结果很可能是由俄美甚至俄罗斯与整个西方的博弈进程来塑造的。

至于布恰事件对于俄乌谈判的影响,上述匿名专家认为,不会阻碍俄乌双方的谈判。现在双方比任何第三方都需要谈判,只不过都想要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成果。所以,也不太可能因为出现了布恰事件,就轻易把谈判桌掀翻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