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产业示范园效果图
宁河区大北涧沽镇有几个村子:辛庄子村、官庄村、李庄子村……村子都不算大,沿着村道进去,高低错落的民宅看着和一般村庄无二。与它们一路之隔,有一块“飞地”,是河北省管辖的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在这块“飞地”和几个村子附近,镇上划出了3.75平方公里的地做预制菜产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这里将被打造成“宁河区京津冀预制菜产业先导区”,这一规划作为重点任务被写入《天津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方案》中。
(资料图片)
一个多月前,这片规划的示范园被圈出来300多亩地,四周围上了挡板,一期工程破土动工。“里面大着呢!这只是一期,还有二期、三期。”路过的村民指着那一片地给记者比画着说,“以前这些地都荒着,以后,这儿都是厂房。咱村地里的东西不愁卖,种出来就有人收;以后,这里都是大企业,娃不用出去打工,家门口有的是工作;以后,咱这背着锄头从田里上岸的农民,也会从这一个个车间厂房下班回家……”
据宁河区农业农村委主任任绍辉介绍,示范园一期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基本建成,同步启动二期、三期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内计划引进10家以上预制菜企业实现投产,产值力争达到20亿元。2027年,示范园三期项目基础设施将全部建成。到2030年末,建成具有宁河特色的“京津冀预制菜产业先导区”,实现“一园百企多基地”的产业布局。
加快步伐去招商
不久前,记者来到宁河区农业农村委,一块“宁河区京津冀预制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已经挂了出来。任绍辉翻着桌子上摆放的“工作动态”简报说:“牌子有了,领导小组也成立了,下一步,加快步伐去招商。”
示范园招商的节奏有多紧凑?就拿2月21日那天来说,上午,任绍辉一行人在宁河区政府参加了京津冀预制菜产业发展推动会,下午就赴北京千喜鹤集团(以下简称“千喜鹤”)总部参观考察。两天后,这个示范园招商团又赴广东湛江参观拜访恒兴集团等企业。
在北京招商之行出发前,示范园招商团了解到,千喜鹤计划2023年在全国60万人以上的农业大县加大投资力度,年投入资金逾100亿元。在双方座谈中,千喜鹤就产业园提出了投资设想:预制菜产业园总规划150亩到300亩,总投资5亿至10亿元。“做预制菜,重要的是配套。米面油、肉蛋奶、水果蔬菜,这些东西在周边能不能方便快速地找到、物流配送能不能跟上是关键。”宁河区农业农村委产业园办公室科员李浩说。
李浩是示范园招商团的一员,在几次跟团出去招商中,他总结出了企业的主要诉求。“之前,我们去广东一家企业拜访,他们有一款虾品预制菜销量很好。当时,企业的领导说,‘这个菜对虾的品质和新鲜度要求很高,我总不能把原虾从广东运过去吧?’还有一家企业,一上来就算账:1000人的餐食需要多少斤米饭?以一人一餐半斤计算,大概需要500斤。且不说这些米的成本有多少,要是离得远,光运费就不少。”李浩对这些企业提出的重点问题记忆犹新。“你来我们这儿,我带你去转转,考察一下你就放心了。”每次遇到企业抛出的这些问题,任绍辉都会发出这样的邀约。
一园百企多基地
企业来到宁河就笑了。这里有各类重点农业企业7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17家,覆盖生猪、水产、菌类、米业等各领域。2022年,全区水稻的产量达13.26万吨;小麦产量6.5万吨;蔬菜产量21.3万吨;鱼虾蟹等水产品产量近5.6万吨。生猪规模养殖场有321个,生猪专业合作社有323家,年生猪存出栏总量超70万头。“咱这儿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的小站稻加工企业就有好几家,这家底还喂不饱过来的企业?!”任绍辉打趣说。
宁河区农业家底厚。这里的“三红、两紫、一青、四白”享誉全国。“三红”是红辣椒、红薯和西红柿,这几样农产品产量高、口感好;“两紫”是紫蟹和葡萄,葡萄市场销量可观,紫蟹更是被誉为“宁河三宝”之一;“一青”即青菜,“青蔬宴”是“宁河宴”的代表;“四白”有大米、长白猪、白鳞鱼和白菇,其中不少产品热销全国。借此资源,宁河区在不同村镇成立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比如椒薯加工产业基地、造甲净菜加工产业基地,还有规划建设的中国北方农产品供应链基地、七里海特色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等。
目前,宁河当地预制菜企业已经有10多家,天津市岳川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有三大主要业务板块:蔬菜制品、酱腌菜以及去年新研制的佐餐酱。其中,酱腌菜的年产量占比超70%。该公司总经理霍宝月告诉记者,公司去年产品总产量达1万多吨,产值近8000万元。
除了产业优势,冷链配套也得跟上。据介绍,宁河区正在推进建设预制菜冷链仓储、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冷链流通支撑能力,形成“冷藏设施—冷链企业—冷链区域中心”一体化冷链体系,构建“原料—车间—餐桌”全程冷链物流闭环,支持预制菜企业拓展预制菜冷链物流服务渠道。从市场端看,宁河区周边有不少地区为中高端消费人群聚集区,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强大的产业配套、完善的物流网络以及潜在的市场空间给了示范园招商团“走出去”的底气。“我们现在是‘一对一’招商,不管企业是自己在示范园买地建厂,还是与农业平台公司合作落地,或是过来租厂房车间,我们都全力配合,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负责示范园招商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公司副总经理受新利告诉记者,不少企业对示范园兴趣浓厚。目前,他们已经对接了10多家企业,其中北京和河北省企业占到一半。到2030年,宁河区有望培育、引进100家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形成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
记者手记
示范园的“实惠”落在哪儿?
随着示范园项目的动工,周边村子的种植户和企业也活泛了起来。村里人最清楚:要想富就要发展产业,产业聚集会带来很多企业,企业给人们提供就业。他们“家门口”的示范园将带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实惠最终会落在“人头儿”上。
示范园的“实惠”落在哪儿?天津市宁河区立军家庭农场红薯种植大户张立军说,“实惠”落在地里的东西不愁卖。据介绍,他去年的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红薯产量3000余万斤,其中,约70%销往河北省。“示范园的规模摆在这,又是京津冀预制菜产业先导区,跟我们的下游市场很贴合。这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我们的红薯不愁没销路。”张立军说。
示范园的“实惠”落在哪儿?天津三商食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怀忠说,“实惠”落在厂里的订单会多起来。该公司主要从事调味渍菜、泡菜、凉拌菜、关东煮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去年,公司产量约2.1万吨,产值约1.57亿元,其中,约60%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国内销售市场中,北京的市场份额约占35%。“我们离示范园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示范园建成后,入驻的企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订单。”蔡怀忠表示,为了追赶预制菜这趟“快车”,他们正在研发有宁河特色的“河蟹面”预制菜新品,已经取得了生产许可证,过不了多久,该产品将被推向市场。
示范园的“实惠”落在哪儿?宁河区岳龙镇大良村的年轻人张博说,“实惠”落在以后不用再到外面去打工了。“村里很多年轻人都跑到外面打工,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活儿干。示范园建起来,不只是入驻企业和周边配套企业用人,如果未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机构,也会需要大量的人才。随着产业聚集,这里还会有很多创业机会。”张博说。他相信,过不了多久,会有一大批有热情、有韧劲、懂技术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工作或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采访中,辛庄子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农业就是为百姓增粮、为农民增收。”现在,又多了一条:带来了产业,让人们的生活更有奔头。(记者 宁广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