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北街的路边,一辆“退役”闲置的公交车,经过改造变成了一个“小型菜场”,吸引了不少过路居民的注意。它的名字叫作“公交便民驿栈”,它在怎样经营?又是如何“便民”?当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这样一个驿栈,又让我们思考什么?《新闻1+1》连线北京公交集团基建行政部经理周建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共同关注:卖菜的“公交车”,将驶往何方?

△《新闻1+1》完整版视频


(相关资料图)

北京一公交车变便民驿栈卖菜

一辆经过改装的公交车,变成了一个小型“菜市场”。北京街头最近出现的“公交便民驿栈”,一经开门营业,就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的目光。它在怎样经营?周边居民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出现?点击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公交便民驿栈创意何来?

北京公交集团基建行政部经理 周建勇:这是我们公交集团结合北京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要求和措施所推进的一个项目。我们就想认真挖掘现有场站的资源,利用边角资源、废弃资源来整合打造公共便民平台空间,更好地服务市民、贴近市民。助力公交从城市的公共提供者向城市的公共服务者转型,从而完成公交集团向现代城市客运出行综合服务商的转变,不断延伸我们的服务功能。我们选择建设公交便民驿栈,主要还是从以下两点来考虑,一是附近乘客回家时可以就近解决相关需求,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场站的边角资源来补齐社区的便民服务设施的短板。

如何看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闯入了一个卖菜的“公交车”?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我觉得要对这样的一种创新点赞。公交便民驿栈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创新,因为它比较好地解决了当前一些城市存在的老百姓买菜难的问题,从公交服务的角度来讲也是一种业务的拓展。对于公交服务是“锦上添花”,对于老百姓买菜来说是“雪中送炭”,我觉得这样一种模式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织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还有哪些探索?

近期北京一公交车变便民驿栈卖菜引发关注。事实上,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中,不只有对于公交车的改造,纳凉亭、小药房、消防点……在各地,曾经闲置的核酸亭,也被改造成各种便民服务点。除此之外,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过程中,填补“最后一公里”的短板,完善各种服务功能,各地还有哪些探索实践?点击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公交企业跨界经营,行不行?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公交集团参与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我觉得不能说是不务正业,它其实是在交通主业的基础上去拓展各类副业,实现“1+N”混合业态的发展。这其实是当前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一个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在发展主业的同时,它可以加载很多功能。这个公交车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它是一个载体,在载体之上可以实现很多功能,这些功能可能都是当前老百姓特别需要的。当然在它经营的过程中,也需要守住合法经营的底线。一些国有企业或公共服务单位参与到这些新业态的时候,也是作为市场主体,也要遵守相关的市场秩序和规则,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管,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的问题。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如何满足多元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我觉得在我们发展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老百姓的需求是多元的。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更好地围绕着老百姓的需求出发。比较典型的就是,我们怎么样去加强相关的调查研究,真正摸清楚老百姓有什么样的需要,真正让老百姓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共同设计,共同监督。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不是说让政府包办一切,而是让政府参与其中,包括吸引一些企业、第三方的机构进来,形成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态圈,真正实现群众“点菜”,政府“买单”,企业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话大家都能够参与到整个体系建设之中,让我们的便民生活圈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