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她力量的巾帼红
在抗疫一线,处处绽放着温暖亮丽的巾帼红,她们以坚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感诠释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抗疫不分男女!”这是市园林绿化局下沉干部戴静最常说的一句话。从3月14日接到下沉社区任务开始,她先后下沉白洋湾街道富强社区和金色里程社区。核酸检测期间,她总是天还没亮就出发,驱车17公里,5点准时到达社区,穿上防护服,连续六七个小时录入人员信息。脱下防护服,双手已经脱皮,脸上全是勒痕,肩周炎发作,右手几乎抬不起来。但她总是笑着说:“今天采集信息的速度又比上次快了!”短暂调整休息后,她又协助社区开展疫苗接种信息排查、核酸抗原试剂分装和上门送样等工作。
“我送送你,你自己千万小心啊!”家住三元四村的王阿婆已80多岁高龄,她拄着拐杖,慢慢挪着步,坚持要送志愿者到门口。市红十字会的下沉干部沈雪婷几次上门为王阿婆做核酸后,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熟悉,王阿婆已将她当成自家小辈看待。临走前,沈雪婷叮嘱王阿婆:“高血压的药给您写了一天吃几粒,家里缺什么东西就给社区打电话,号码就贴在电话机上面。”
下沉期间,有核酸采样任务时,沈雪婷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从吴江赶往检测点位;“扫楼敲门”中,她仔细询问居民情况,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外来人员管控上,她认真登记信息,上门磁、送试剂、取垃圾,为居家隔离人员疏解心理压力。尽管困难重重、条件艰苦,但小女孩递来的爱心暖宝宝,老人的一声声道谢,值夜班巡逻时路过居民的一句“你们辛苦了”,都给予了她无限勇气和必胜信心。
退伍不褪色的橄榄绿
从军旗到党旗,虽然脱下戎装换上便装,但心中那一抹橄榄绿永不褪色。市住建局孙国喜是一名退役军人,“凌晨4点、12小时、3万步”是孙国喜的日常数据,他和社区干部一起,编织着社区一线“防疫网”。
在吴江区江陵街道西湖社区下沉期间,他每天往返于相城区和吴江区之间,来回路途100余公里,凌晨三四点便起床从家里出发,天不亮赶到点位开展工作。社区同志多次让他天亮后再过来,他总是笑道:“大家常说科比见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我也想多见见苏州凌晨4点的风景。”
“烟草局这个小伙子真的很不错!”社区的老同志已经不止一次这样夸赞廖小龙。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廖小龙就参加过“抗疫”,时隔20年,这个当过8年兵的退伍军人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冲在抗疫第一线。在接到下沉任务时,他主动报名,连续50余个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支援金阊街道彩香社区、白洋湾街道南山社区、平江街道永林社区等。
下沉期间,他经常凌晨3点多出门,从吴江区松陵街道的家中开车50分钟赶到社区开始工作,下午2点多才吃到第一口饭,最忙的时候要夜里1点多才能结束。宣传标语张贴、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医疗废物转运、物资发放……他几乎每一项工作都做过。
筑牢“青春防线”的志愿蓝
昨天早上5点半,家住姑苏区金成家园的谈佳伟已经洗漱完毕。急匆匆赶到社区后,他熟练地穿好“大白”装备,为即将开始的核酸检测做好准备。谈佳伟是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团工委书记,自从小区部分楼幢被划为管控区后,他就主动报名,成了一名管控区青年志愿者。连续4天,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6点准时到岗,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采样信息登记,一直到采样结束。空余时间,他还要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扫楼”排查人员信息,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目前,我们群里有21位居民志愿者,只要社区有需要,我们随时待命。”谈佳伟说,青年人就该在这个时候“疫”无反顾,挺身而出。
像谈佳伟一样的青年志愿者还有很多。4月1日至4月6日,太仓市娄东街道设立临时管控区。在太仓团市委的指导下,通过支部线上招募管控区青年志愿者,娄东街道临时管控区行动支部成立,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物资运送、隔离管控、电话服务等工作,以实际行动筑牢家门口的“青春防线”。
陈晨就职于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是家住娄东街道香花桥社区的一名青年志愿者。他说自己有多重身份,既是负责核酸检测登记的“大白”,又是为居民答疑解惑的“话务员”,同时还是协助社区做好精准防控平台信息录入的“程序员”。“能为辛苦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多分担一些,我很乐意。”在娄东街道荷塘社区,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者们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防疫青年突击队,成为社区防疫重要的内勤力量。(记者 朱雪芬 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