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虽然由学校开展,但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劳动课程的实践性、真实性、日常性,使得家长在劳动课程实施中的参与和支持必不可少。

从目前来看,劳动课的回归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劳动课的回归,很有必要。孩子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养成劳动的习惯。”湖北武汉张先生的孩子就读于小学二年级,开设劳动课后,孩子在家也常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


(相关资料图)

但部分家长对现阶段劳动教育仍有期待,希望劳动课更“接地气”“沾泥土”,劳动实践能有“全过程”。

江西赣州的陈女士说,女儿所在的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让孩子们回家后操作实践,家长负责把照片和视频发送微信群,“打卡”完成作业。

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女士认为,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她孩子最近参加一次采摘活动,采摘时,孩子确实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但因为只有收获,没有播种和耕耘,所以无法深刻体会劳动的辛苦。

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劳动课太难,习惯“代劳”,或是更希望孩子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也变相造成孩子没时间参与劳动。

湖北宜昌周女士的女儿目前正读初二。周女士说,学校重视劳动教育,劳动课丰富多彩。但周女士也表示,有些劳动作业要求过高,看到孩子难以独立完成时,会忍不住去帮忙,帮着帮着就变成家长的作业了。

建议——

北京市海淀区小学劳动学科教研员滕宝忠认为,“学校应该和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了解各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容、需要培养的劳动素养。”

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认为,家长对劳动教育的参与和支持,除了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的适时适当指导外,还在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本报记者吴丹、丁雅诵采访整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