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设于吉林农业大学的乡村工匠学院,“乡村振兴”专题讲座已然开讲;在朝阳区,如果外卖“小哥”意外受伤,可按照工会组织的相关要求在未缴纳费用的情况下立刻就诊,所有手续后期办理,所有费用待保险理赔后支付;在南关区,我省首家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网约车行业广大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有效保障;在分布于我市大街小巷的“工驿站”中,户外劳动者在一杯热水、一桌一椅间感受着城市的“温度”以及个体的尊严和幸福……
作为一名长期在工会战线采访的新闻记者,笔者为市总工会服务职工近年来的各项举措而由衷赞叹。在陆续出台的一项项举措中,有的考虑到职工的职业发展,有的照顾了职工的冷暖需求,还有的是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职工利益得到保障。
工会的根基在职工群众、血脉在职工群众、力量在职工群众,因此,工会的各项创新举措、各项行得通的经验和办法也大多来自于基层一线和职工群众间。为了更好地问计于职工、问需于职工,两年来,市总工会组成28个蹲点组,146名工会机关干部深入1300余家企业、街道、社区、村屯,查实情、办实事、解难题,为基层和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10件,实名制新发展会员近30万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手上就沉淀多少本领。正是因为有了工会干部职工们前期扎实的调查研究,才有了后来服务职工群众时这些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鲜活举措,才有了职工群众一声声由衷的赞叹和一张张真挚的笑颜。
当前,全市正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此刻,让我们为工会干部俯下身子到基层蹲点的扎实作风鼓掌叫好。这种对基层单位的“贴合力”,对职工群众的“亲和力”,以及“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正是工会组织“娘家人”该有的服务意识和职责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工会干部“沉浸”得扎实,他日必定能为我市服务职工群众工作升腾出一片万象更新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