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炎炎夏日,在位于公主岭市的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玉米和水稻郁郁葱葱,长势正好;园区菌菜基地内香气飘荡,仿佛在默默讲述着玉米、水稻与菌菜之间默契的合作。

正是在这样的循环农业氛围中,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园区的智慧农场搭建了种养循环农业展示平台。在这里,不同作物之间形成一种协同合作的关系——玉米秸秆和水稻稻壳作为基质,为菌菜的生长提供营养和支持;而菌菜的生长则进一步促进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提升。种植者们目睹着这种默契的合作,深深感受到循环农业的巨大魅力。

“去年我们利用秸秆和牛粪做出水稻育苗基质,用它育秧以后,可以带蘖下地,在大田上生产表现非常好,大田产量增加3%~5%。”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说,不仅如此,水稻稻壳还可以用来做食用菌的营养袋。

走进菌果栽培大棚,只见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如盛开的小伞,鲜亮诱人,松软的稻壳与之相伴,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助力羊肚菌生长。在玉米秸秆与水稻完成“第一层”基质化后,水稻也如同玉米转变“身份”——将稻壳作为基质填充进食用菌袋,为蓝莓、羊肚菌、榆黄蘑提供营养,从而进入循环“第二层”。

“我们采用‘菌菜轮作’的种植模式,将食用菌生产的废弃物直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蔬菜的生长状况。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陈国双告诉记者,每年10月份农场将种植羊肚菌,次年6月之前就能够收获,这样一来,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两到三茬蔬菜。目前,智慧农场已经推广了100栋日光温室和1000栋普通大棚,利用循环模式种植菌菜。

园区还进行了秸秆和畜禽粪污的肥料化,把秸秆“吃干榨净”,发挥循环农业的力量,使土地更加肥沃,实现秸秆的100%循环利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