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范安琪】“2021年,我去新疆可可托海后山滑雪,……站在山尖之上,你会发现脚下是陡峭的山坡,四周全是高山,站在群山之中,你会感到自己特别渺小,但我手上拿着滑雪板,这又让我觉得无比自由,因为我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滑下去,我十分享受这种感觉。那时,你就会忘记来时的攀登之路有多么痛苦,你会觉得此前的一切艰辛都是值得的。”在以第四名的成绩结束自己的北京冬奥之旅后,中国单板滑雪队队员蔡雪桐对《环球时报》记者讲起自己的一段经历。

2月10日上午,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决赛中,在第二轮选择放手一搏的蔡雪桐,完成了该项目的天花板级动作——转体腾空1080度,在此之前,她从未在正式的比赛中顺利完成这套最高难度的动作。但随后,蔡雪桐却在最后一个难度动作中出现失误,这也直接导致她再次与奥运奖牌擦肩而过。赛后,蔡雪桐留下了遗憾的泪水。

蔡雪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不是因为痛失奖牌而难过,只是遗憾于自己没有在比赛中完成想要完成的那套动作,“我想让大家看到这个项目其实是很精彩的。”

职业生涯七次捧起世界杯总冠军的“水晶球”,但在四次参加冬奥会的历程中,两度在接近奥运领奖台的时候折戟。这些常人看起来的挫折与痛苦在蔡雪桐那里似乎都不叫事,“我的痛苦只存在于在追求一个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时,达不到自己满意的状态。我不会因为训练而痛苦,不会因为伤病而痛苦,我不会因为输掉一场比赛而痛苦,哪怕是在奥运赛场。在我看来单板滑雪是一项很好玩的运动,它需要不断地挑战人类极限,我享受它,并且热爱它。”蔡雪桐称。

“我觉得自己的天赋就是‘抗造’”

1993年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的蔡雪桐,从小就展露出异于其他孩子的运动天赋和坚韧性格。“其实用我们东北人的说法,我小时候就是比较‘淘’”,蔡雪桐称。

蔡雪桐的运动之路始于4岁,那一年,经常去国外务工的爸爸一下子带回来十几双旱冰鞋,“因为他在美国看见有人玩这项运动,也有很多旱冰场,他寻思着自己也可以回国开一个,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引进国外项目’的梦想没有实现”,于是蔡爸爸把这些旱冰鞋分给了亲戚朋友,但留下了三双鞋分别给自己,蔡妈妈和蔡雨桐,“我妈担心我滑旱冰的时候会受伤,就把旱冰鞋给藏了起来,但我却趁她做饭的时候偷偷拿出来玩,等她有一天发现我在玩旱冰鞋的时候,我已经滑得很好了。”

小的时候,蔡雪桐就是通过这双旱冰鞋展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因为总是穿着一双旱冰鞋在楼上楼下飞跑,她也被小区里的大人们所注意,其中就包括与她同住一个小区的玉泉业余体校教练李大吉。在敏锐地发现蔡雪桐的运动天赋后,李大吉找到蔡雪桐的父母,称蔡雪桐是滑雪的奇才,建议将她送往专业体校培训,“我小时候的性格比较像男孩,特别淘气,摔倒了也不哭,用我们东北话来说就是很‘皮实’,很‘抗造’,这大概让李教练觉得我这样的人特别适合送到专业的运动队。”

然而就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父母一样,在考虑孩子的成才之路时,本能地觉得上学才是更重要的事情,“我认为他们应该是觉得自己小时候在学业方面有所欠缺,吃过没有文凭的亏,所以认为我也应该好好上学,不要再吃他们吃过的苦。”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喜爱有时候就是挡不住的。蔡雪桐找到李大吉,表达了自己对于滑雪运动的喜爱,冰雪运动出身的李大吉私下也在教蔡雪桐一些滑雪的动作,并锲而不舍的说服蔡雪桐的父母,应该把蔡雪桐送往专业体校。慧眼识珠的李大吉像一个营销人员一样劝说蔡雪桐的母亲,“这么好的苗子,你要再不送的话可就晚了啊”,最终,在蔡雪桐10岁那年,经不起师徒二人“软磨硬泡”的蔡雪桐父母把她送到了专业体校,蔡雪桐从此就走上了职业的道路,“李教练就是我的伯乐。”蔡雪桐称。

2005年,蔡雪桐第一次走进了此后让她沉迷的U型池,蔡雪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那是她运动生涯中最难忘的时刻,“当教练带着我从U型池底部出发,从一面荡到另一面,一下,两下,然后我就用滑板的前刃荡到槽沿上,下来的时候我的心脏突然下沉,我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失重感,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很刺激,这种感觉我永远也忘不了,我想也是从那时起,我就彻底的爱上了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这项运动。”

2006年,年仅13岁的蔡雪桐书写了一个“出道即巅峰”的小传奇,在经过两年的专业训练后,她参加了那一年的全国滑雪锦标赛,并在单板滑雪比赛中摘得冠军,随后被调进单板滑雪国家队。自此,蔡雪桐开始走向国际赛场,开启了自己在雪场上的逐冠之路,“那些年里,如果有比赛,我一年中的行程就是全世界追着雪跑。”蔡雪桐称。

“这就是一场比赛的失败,只是这场比赛叫冬奥会”

2010年的单板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加拿大站女子组比赛,蔡雪桐是冠军;2011年,第二十五届世界大学生女子单板U型场地比赛,蔡雪桐是冠军;2012年,单板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加拿大站比赛,蔡雪桐还是冠军……从2009年至今,蔡雪桐先后7次获得了单板滑雪世界杯的积分总冠军,还2次赢得了世锦赛的冠军。不仅多次刷新了中国选手在世界顶级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战绩,更是创造了单板滑雪届的纪录。

2022年1月,蔡雪桐在单板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美国猛犸山站女子决赛中,以86.80分获收获亚军,职业生涯中第29次站上世界杯的领奖台,国际滑联在一篇报道中盛赞蔡雪桐,称她是国际滑联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项目历史上最成功的选手。

然而,在外界的眼中,蔡雪桐的职业生涯却有一个不小的遗憾——她几乎囊获了单板滑雪专业赛事中的所有奖项,唯独却缺少一枚奥运奖牌。

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是时年仅17岁的蔡雪桐首次出征冬奥会,她也是那届冬奥会单板滑雪项目中年龄最小的女选手。那一年,稚气未脱的蔡雪桐最终位列第23位;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备受伤病困扰的蔡雪桐,最终位列第6位。2018年平昌冬奥会,蔡雪桐成为夺冠大热门,但那届冬奥会蔡雪桐最终位列第五。

蔡雪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18年平昌冬奥会堪称是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因为那时我无论是年龄、技术、身体和心理状态都恰逢其时。我认为自己到了该‘发光发热’的时候”,但是由于前两轮的失误,尽管蔡雪桐在最后一轮完成了“惊人一跳”,却依旧无缘领奖台。“那一次因为我的压力太大了,总想着自己要取得预期的成绩,最后把自己限制住了,没有发挥好。”

在那场决赛后,蔡雪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倔强的表示,“我觉得这就是一场比赛的失败,只不过这场比赛叫冬奥会。”

结束了平昌冬奥之旅,失意的蔡雪桐去往了北京体育大学,她选择回归校园,在一个没有竞赛的环境里去调整自我。在远离雪场的那段时光里,蔡雪桐也在重新衡量自己的得与失:不知不觉中自己从事滑雪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在此之前自己的大部分生活都与滑雪有关。除了没有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拿到奖牌以外,自己在其他的赛场上都已经证明了自我,所以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后来,我想明白了,我为什么能够坚持到今天?不就是因为自己单纯喜欢单板滑雪吗?”于是,在半年之后,蔡雪桐选择回到滑雪赛场,延续自己的热爱。

在本届冬奥会上,蔡雪桐虽然依旧未能如万众期待的那样收获一枚奥运奖牌,但是她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蔡雪桐称,虽然很难过,但并不意味着自己没有享受比赛,“我只是觉得自己没有完成想要完成的那套动作,但整个过程我还是很开心的。”

在总结自己在本届冬奥会上的表现时,蔡雪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除了决赛最后两趟自己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之外,其他时候对自己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在这场家门口的冬奥会中蔡雪桐反而没有压力,而是更热衷于展示自我,“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滑雪时才会有的那种激情,我希望让他们也能加入到这项运动当中来。这是我参加本次冬奥会的初衷。”蔡雪桐称。

如果我不在奥运赛场上用这套动作去拼一下,可能会抱憾终生。”

在北京冬奥开幕前播放的一部纪录片中,蔡雪桐的母亲说,蔡雪桐10岁那年,自己在打扫蔡雪桐的书桌时发现了一块泥饼子,正面用稚嫩的字体刻着:“蔡雪桐目标”背面刻着:“我的目标是追求一个体育最高的境界”。蔡妈妈说,这块泥饼子也坚定了自己让孩子去练滑雪的决心。

和许多意义风发的少年一样,年幼时的蔡雪桐理想无比远大。蔡雪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那个时候自己心目中体育最高的境界,就是成为的殿堂级的运动员,“这是那个年纪才会拥有的理想,当然我也曾为此而努力奋斗”。

然而,现如今再聊起这个话题时,蔡雪桐表示,自己心中体育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能够去不断挑战自我,享受运动本身。

在本届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的第二轮中,蔡雪桐选择挑战该项目的天花板级动作——转体腾空1080度,而在此之前,她从未在比赛中完成过这套最高难度的动作。

蔡雪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北京冬奥开幕之前的训练中,自己就已经掌握了这个动作,所以特别想在冬奥比赛中展示这个动作,“因为在奥运的赛场上,每个人都在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去拼搏,我觉得如果我不在奥运赛场上用这套动作去拼一下,可能会抱憾终生。”

在决赛的赛场上,蔡雪桐的对手就包括实力强大的美国韩裔“天才少女”克洛伊·金。蔡雪桐称,面对强劲的对手,更需要祭出最难的动作,这不仅是在挑战对手,更是在挑战自我,“当我们都拿出最佳状态互相挑战,这样就能一起推动和发展这个运动项目,一起去探索人类的极限,我觉得这是热爱这项运动的人的共识”。

虽然因为第三趟的失误导致蔡雪桐最终未能完美的呈现这一整套动作,但是蔡雪桐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这套高难度动作就要就此封存。

在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时,蔡雪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冬奥之后自己将继续一个不设限的人生,也将继续在雪场中去挑战这套未完成的动作,“人生并非只有一场比赛能用来证明自我,如果我愿意,我甚至可以滑遍世界上的每一座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