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非洲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双方已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当前,中非各自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共同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绿色能源合作,将为后疫情时代非洲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坦桑尼亚沼气发电项目——
“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剑麻沼气发电厂”
在坦桑尼亚东北部坦噶区哈勒镇,一排排淡绿色的巨大罐体和集料池整齐排列,格外显眼。工人维瓦拉蒂正在将一车车剑麻废料倒进集料池。他向记者介绍:“这些罐子形状不同,作用也不一样,有调配罐、发酵罐、储料罐、储气罐……”
这里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与德国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示范项目——坦桑尼亚剑麻废液产沼气发电工程。“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剑麻沼气发电厂,不仅发电量大,还很环保。”维瓦拉蒂说。
项目于2008年建成,设计装机容量30兆瓦,能够满足坦噶全区的用电需求。经过10多年发展,坦桑尼亚现已在卡塔尼、马津德等地建起剑麻沼气发电厂。剑麻沼气发电量占坦桑尼亚总发电量的3%至5%。
作为一种硬质纤维原料,一株剑麻仅有2%到4%的成分可以被梳理成可用纤维。通过示范项目的技术推广,剑麻产生的废料被充分利用,既可以转化为可燃气体用于发电,还可以生产出有机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据了解,两台梳麻机所丢弃的麻渣,可日产350立方米液体肥料和40吨固体肥料。靠着剑麻工厂和发电厂,维瓦拉蒂一家和村民们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沼气技术是一种既可治理污染、又可产生能源的手段,适合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从马达加斯加到莱索托,从贝宁到科特迪瓦,中国沼气技术正在非洲大陆落地生根。坦桑尼亚总统前顾问萨勒姆·沙姆特表示:“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为非洲能源开发作出积极贡献。希望非中双方能寻找到更多合作机会,帮助非洲实现绿色发展。”
肯尼亚水利开发工程——
“期待大坝早日建成”
距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约4小时车程,在斯瓦克河和阿西河交汇处,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斯瓦克多用途水利开发项目(以下简称“斯瓦克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28岁的菲丝·纳兹比是肯尼亚环境专家,正在对河水进行取样监测。
作为肯尼亚迄今最大的民生水利工程,斯瓦克项目于2018年3月开工,计划于2022年底完工。建成后,对保障附近多地区供水安全、改善下游河段水生态环境、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等具有重要作用。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称赞,项目“将为肯尼亚东南部地区的供水、供电、农业灌溉带来巨大经济收益”。
纳兹比拥有环境科学学位,已在斯瓦克项目上工作两年,专门负责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项目注重环境保护,在废气废水排放、废物回收、噪声控制、环境友好型材料使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纳兹比介绍。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配合当地环保部门,事先引导项目范围内的河马、鳄鱼等大型动物迁徙,并安排专业人员持续监控。“我们的施工不但不能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还要为它们的繁衍创造更好条件。”纳兹比说。
纳兹比的家在距离斯瓦克项目不远处的小镇上。她介绍,目前社区用水仍然只能依赖雨水和河水。由于当地雨季不长,很多房屋又远离河流,取水用水非常不便。当地的用电状况也不容乐观,大多数家庭用电依赖太阳能,供给不够稳定。“我们都期待大坝早日建成,带来充足的水电资源。”纳兹比憧憬说。
尼日利亚乙醇加工厂——
“实现绿色工业的一次突破”
尼日利亚木薯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6%,其中贝努埃州产量最大。2020年,山东建尼科技有限公司在该州投资成立精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木薯为主要原料,生产医用、工业及食用乙醇,厂区占地30公顷,是尼日利亚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乙醇加工厂。根据规划,现阶段该公司年产乙醇7万吨,二期工程年产14万吨,预计每年为该州创造1000万美元税收。
为了防止废水外流污染环境,中企投入1000万美元,专门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这个污水处理系统有标志性意义,是尼日利亚实现绿色工业的一次突破。”贝努埃州水资源与环保部部长阿希莱说,通过对处理过的污水进行指标检测,证明水质满足或接近河道、湖泊等环境水体补水要求,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一项目是尼日利亚绿色工农业结合发展的典范”。
据了解,乙醇加工后的废弃物,一部分加工成有机肥,以解决当地土壤有机物以及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另一部分废料用来制造生物能源沼气,年产230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3万余吨优质原煤。
“我从来没想过木薯可以利用得这么充分,连木薯渣都被加工成了有机肥,这下我再也不会为买不起化肥而着急了!”当地村民约瑟夫说。
“这是目前我们州最大的工业项目,木薯消费多,乙醇年产高。”贝努埃州州长奥托姆说,该项目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促进了工业化,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仅工厂建设与试运营期间,就为当地创造了1000余个就业机会。贝努埃州立大学校长贡杜称赞:“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实现了双赢。”
(本报约翰内斯堡、阿布贾、北京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