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11日)为止,日本3·11大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但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仍在持续。包括核污染水处理,以及核电站报废在内,后续处理工作进展如何?
福岛第一核电站内核污染水临近容纳极限
记者来到在日本福岛县东北部的南相马市,记者所在位置向南大约30公里,就是当年发生核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电站内的储罐总共可容纳137万吨核污染水,目前已使用了95%的储存空间,预计明年就将全部装满。按照日本政府和东电给出的排海方案,核污染水将从明年春季开始排放,持续30到40年。
福岛及周边近六成市级行政首长反对排海
对此,福岛渔业团体始终表示反对。当地的一处渔港,现在停靠着大约20艘渔船。渔民告诉记者,核事故之前,这里的渔船数量是现在的3倍。但现在福岛的渔业形象一落千丈,一旦核污染水排海之后就更不敢想象了。不仅是渔民,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福岛及周边的近六成市级行政区首长将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福岛第一核电站报废计划遭日媒质疑
此外,核电站的报废工作进展缓慢。福岛核事故中,1号到3号机组的反应堆都发生了熔毁,据估算核残渣多达880吨。东电公布的计划显示,最晚将在2051年完成报废。但有日本媒体对核残渣清理速度进行测算后质疑,这一过程很可能花费更长的时间。
近4万人难以返乡 遗留问题仍难解决
另一方面,3·11大地震以及核事故导致在日本各地避难的人数,目前仍有近4万人。据报道,因核事故避难的灾民在多地对东电等提起了30多起集体诉讼,近日,日本最高法院对其中6起作出终审判决,判决东电向灾民总计赔偿约2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
灾后11年,核污染水处理、核电站报废、灾民返乡等问题仍然是摆在日本政府和东电面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