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苹果正在加速进行产业链的调整,但无论是面对商业考量下的产业链多元化,还是部分外媒炒作的“果链去中国化”言论,中国是苹果产业链主导力量的事实无可撼动。

据苹果2021财年报告显示,苹果供应链中排名前190家供应商中有91家来自中国,占比47.9%,排名全球第一。《华尔街日报》此前援引分析人士的统计数据显示,包括iPhone、iPad和MacBook笔记本电脑在内的苹果产品中,超过90%是由代工企业在中国生产。另据相关数据,正常情况下,富士康的郑州产业园大概能够承担80%的iPhone 14系列的产能,iPhone 14 pro 的产能有超过85%在郑州。

苹果历年财报也显示全球200大供应商名单中,越南和印度供应商的数量正在逐步上升。市场驱动下的产业链调整的大潮中,中国的立讯精密、歌尔、舜宇等龙头“果链”企业也开始在越南、印度等地建厂。据华泰证券的统计,2018年开始立讯精密、歌尔相继在越南、印度准备产能,2019年纬创在印度生产iPhone老机型,2020年起部分苹果耳机、电脑和手表等产品的生产也开始相继迁入越南与印度。据中印越电子(手机)企业协会统计,印度与越南分别有约200家和150家电子企业的工厂,其中绝大多数企业来自中国。

尽管“果链”正在多元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替代中国。商业咨询公司Forrester研究主管沙玛告诉美国《商业内幕》,跨国企业在印度将遭遇更多的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中国可以迅速解决,而印度有太多的利益相关方需要满足。他还认为印度欠缺制造业这块拼图中所有的拼块,投资风险太高、政策内向性过强,以及宏观经济不均衡是印度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拦路虎。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企业因为成本或者配套生产等原因进行产业链调整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苹果产业链调整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另外一方面也有寻求产业链分散或者更低生产成本的原因。白明认为,从客观效果上来看,苹果产业链的调整不是去“中国化”,充其量是产业链的多元化措施。

白明分析称,世界上只有中国形成了最完整最集中的生产能力,因为中国之外的其他地方或基建欠缺,或人力成本高,或产业配套能力差,因此苹果向这些国家转移生产链将意味着风险。白明表示:“通过重新布局,苹果在力图保持其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竞争性,去中国化只是一种极端的看法,苹果做不到不需要中国。”(倪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