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富,天下足”


【资料图】

距今6000多年前的

16座粮仓

统一规划、排布整齐

在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被发现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从古至今

解决好吃饭问题

始终是国家和百姓的头等大事

数千年来

古人如何对储粮仓库进行设置与管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

仰韶中晚期粮仓

一探究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介绍

整个粮仓群形制体量类似、分布密集

仅在50平方米内同一层面上

就分布了5座粮仓

可储粮食数量很大

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已具备“古国粮仓”的形态

新发现的粮仓基址为圆形或椭圆形

基址外径一般2.3米至3米不等

内径2米左右

均由墙基、地面墙体

和防潮垫层构成

粮仓结构较简单

通过在地基上挖基槽

并在沟槽中立上木柱

用木骨泥墙的方式

形成稳定坚固的

一个个“小粮仓”

植物考古学者在黄山遗址

发现了大量粟以及

稻、黍种子

马俊才说

整个遗址中所见杂草种子少

或许该遗址并不从事农业生产

其食物资源可能由别处供给或贸易而来

展现出黄山遗址原始贸易的辉煌

2018年5月至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地

对黄山遗址持续进行了考古发掘

目前考古揭露面积2700平方米

此次新发现的16座大型粮仓群

不仅生动地展现出古人是如何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也为探讨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

提供了关键材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