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孜毅 通讯员 方敏娟 王婷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百年前,一位医者在他的书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百年后,食养生息的中医思想依旧闪烁着光芒,护佑人类健康。


(资料图片)

在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恢复期的食养建议》中,一共推荐了14种食饮,其中粥就占了6种,分别是改善气喘的“白果瘦肉粥”、“润肺平喘粥”,改善胸闷的“莱菔子粥”,改善嗅觉减退的“养脾生津粥”和改善味觉减退的“紫苏生姜粥”、“山楂栗子粥”。

抗疫有岐黄。于是,我们又想起了这位医者王孟英,祖籍浙江海宁盐官,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对温病理论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写的这本书是中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本食疗经典,叫《随息居饮食谱》。

近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经典理论内涵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班”暨“浙派中医·王孟英”学术会议在他的故乡海宁召开。会上,来自省内外的数百位中医专家、学者对王孟英的学术思想展开深入的研讨。

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范永升做学术报告。

糯米、绿豆不仅能吃

还能解决生活小烦恼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范永升指出,王孟英整理食疗最主要的特色是“百姓至上”,就是教大家用生活中最普通的食物来养生,所以时至今日,他的学术依然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走进《随息居饮食谱》,看一看实用的生活小妙方。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南北方甜咸粽之争又将成为热议话题。无论输赢,粽叶里包裹着的小小糯米,在王孟英看来,可是宝贝。很多人觉得糯米吃多了会消化不良,其实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先将糯米冷冻起来再炒一炒,或跟着大米一起煮成粥,适量吃一点,有助于消化食物和防止腹泻。

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盐”也有妙用。夏天湿热,虫子和脚气都特别容易滋生。如果不小心被蝎子或蜜蜂等螫伤,可以从厨房拿点细盐用水调成糊状,均匀涂抹在被咬处,然后取一点纱布包好,再用热水微微润湿,大概1到2分钟就能消除疼痛。如果想预防脚气,晚上可以用淡盐水洗脚;脚气复发了,可以用一个小布袋,把盐装进去,然后加热盐包,把脚踩在上面。

还有我们夏天都会喝到的西瓜汁,王孟英曾用它救过患者的命。那个年代霍乱盛行,有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因感染霍乱上吐下泻,四肢痉挛,感觉人都快不行了,王孟英叫家人用西瓜捣成汁,给老人服下,先把郁结在体内的虚热散掉,稳住病情后,再用中药调理,很快病就转好了。

再比如夏天小孩子身上容易起痱子,可以用绿豆磨成粉均匀扑打在身上;宝妈生完孩子,可以用老一点的藕与小麦面粉一起和匀,做成各种美食,对产后身体和心情的调养都很有帮助……像这样的食疗方,《随息居饮食谱》中一共列举了331种,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读一读这本书,感受中医药的奇妙力量。

生活窘困,吃着麸子

写下传世之作

很难想象,王孟英是在全程饿肚子的情况下,写完《随息居饮食谱》。

晚清,社会动荡不安,加上霍乱横行,老百姓饱受疾病困扰,没钱看病。王孟英的孙女回忆祖父,有一次,他翻过好几座山去给病人诊治,进门后发现这家人太穷了,王孟英没有收钱,也没有吃饭,看完病就直接往回赶,结果因体力不支饿晕在路上。经常这样免费给贫苦患者看病,导致王孟英自己的生活状况也十分悲惨,全家只能靠吃麸子度日。

这么窘迫,王孟英心里想的依然是,怎么样能让老百姓在困境中少生病,少花钱看病?于是,在无数个长夜里,他闭户忍饥,倾尽心力写下这本书,详细地记述了生活中唾手可得食物的使用方法和在养生中可以起到的作用。

“济世救民之仁心,谨慎负责之品质,毕生钻研之精神”,王孟英完美地诠释了医道本色。

斯人已去,殁而不朽。今天,浙江中医学界再次深入研究和探讨王孟英的学术思想,指导医疗和生活实践,感怀先贤大医精诚的精神,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在一代代中医人传承、创新、发展中,我们也读懂了中医药生生不息的原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