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65岁汪阿姨的左侧乳房查出乳腺癌,幸运的是经过手术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医生预判,积极心态加良好的生活作息,五年生存期基本没有问题,这对汪阿姨和全家来说是十分振奋的消息。

可是休养一段时间后,汪阿姨却有些郁郁寡欢了。原来,她遭遇了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淋巴水肿,着实令她苦不堪言。

乳腺癌术后越来越胖,抬手臂都很吃力

手术后三个月,汪阿姨就发现自己的左手越来越“胖”。“肿得最厉害时候像个猪蹄。” 她形容。此外,还伴有双臂沉重、酸痛、皮肤紧绷、膨胀等症状,手抬不起来,日常活动受限,“快成为一个废人了……”汪阿姨经常为此哭泣,“即便治好了乳腺癌,活着也没啥意思呀!”

由于没有很好地干预,淋巴水肿持续进展,晚上睡不好,严重影响汪阿姨的生活质量。而家人更担心的是,汪阿姨每天处于焦虑状态,乳腺癌会不会复发。

汪阿姨在与病友交流中得知,国科大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康复科开设有“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门诊,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就诊。

经检查,刘文芳医生发现,汪阿姨不仅上肢淋巴水肿,还有严重的纤维化表现,硬化明显,凹陷和麻木。针对这一情况,刘文芳医生制定了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案。对左上肢硬化区域局部松解、按摩,同时进行手法引流和低弹绷带加压治疗,指导她进行有益身心的运动锻炼和皮肤护理。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汪阿姨的淋巴水肿情况明显缓解,肘部已经能屈伸,原来僵硬的手指也得以舒展,局部纤维化硬化区域也明显好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

术后淋巴水肿高发,早期干预很关键

刘文芳介绍,淋巴水肿是由淋巴液回流障碍而滞留在组织中引起的水肿,多发生在机体的一个部位,最常见于肢体,也可以发生在面部、颈部及外生殖器。淋巴水肿会导致患肢出现肿胀、纤维化和脂肪沉积,肢体畸形,频发淋巴管和周围组织炎(丹毒和蜂窝织炎),甚至败血症,合并静脉疾病时,可形成难以治疗的慢溃疡,还可能发生恶变,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淋巴水肿在常见疾病中排名第11位,全世界患者数约达1.7亿。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术放后常见的并发症,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65%。下肢淋巴水肿是宫颈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6%~47.6%,国内报道为11.5%~30.6%。淋巴水肿一旦发生,多为进行加重,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淋巴水肿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为综合消肿治疗(Complete Decongestion Therapy,CDT治疗),包括皮肤护理、淋巴手法引流、压力治疗、功能锻炼四个方面,CDT治疗目前是应用时间最久、适应证最广、疗效最为肯定的保守治疗手段,其他还有气动肢体循环促进装置(LYMPHA TOUCH)、烘绑疗法(远红外热疗)、低水激光治疗、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重建淋巴管道和缓解淋巴负荷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淋巴管-静脉吻合、自体淋巴管移植、淋巴结移植及干细胞移植等,后者主要包括病变组织切除+植皮术、负压抽吸等。

“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果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医院开展这项技术,而患者对这个治疗方法的知晓率也非常低,很多淋巴水肿患者无处投医、胡乱投医。”她建议,无论是原发还是疾病继发的淋巴水肿患者,如无禁忌证,都应该尽早干预,积极治疗,避免其进一步加重甚至感染,影响正常的生活状态。(记者 冯双 通讯员 王屹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