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下简称“钱外”)四年级学生倪想近日从校长手中接过“倪想昆虫研究工作室”的牌子。为他授牌的校长赵骎也借机向全校学生发出邀请:“我希望五年内,邀请有特长有兴趣爱好的学生成立百个工作室,就像现在你们看到的倪想工作室一样。”一时间,台下掌声雷动。

“双减”以来,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学生成立工作室开启了钱外的一次全新实践。

“看见”不同特质的学生 为他们成立专门的工作室

新学期,赵骎来到这里担任校长后,发现钱外有特质的学生特别多,一时间萌发了为学生成立工作室的设想。

倪想是第一个被她“看见”的学生。赵校长特别爱听老师们讲故事,有一次听到一位科学老师说起有个学生对昆虫非常着迷。着迷到什么程度?课间就在校园里到处捉虫,与他一起玩耍的学生,也跟着他爱上了昆虫。

这位科学老师王晓强也被倪想的执着打动。王老师说,自己就在学校里帮他找了一个场地,放置了电脑、观察工具和各种标本,同时指导他们科学观察。

为何不为他成立一个工作室,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于是赵校长决定成立这个昆虫研究工作室。授牌仪式现场,学校还邀请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专家加盟。“让专业领域的专家来做他们的引路人,长久地支持他们的梦想。”赵校长介绍。

倪想的妈妈坐下台下,见证了整个授牌仪式。多年来,她见证了儿子兴趣的萌芽。“有一次学校邀请了儿童图书《酷虫学校》的作者来做讲座,他听得出神,回来央求我买大量的昆虫类书籍。”家里有一块白板,倪想常常在上面写上一些生僻的昆虫名字,例如虎甲、猎蝽……渐渐地,他还会凭借印象给昆虫作画,甚至创作小漫画,描写昆虫的习性。

如今,妈妈眼中的这位“法布尔”已经小有名气,还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大张旗鼓授牌的背后是“鼓励” 给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搭梯子

在这次授牌仪式上,赵校长还透露,下一个学生工作室即将成立,主人是一位热爱美术的学生。这段时间,学校正在为他们筹备画展。

大张旗鼓为学生授牌成立工作室,学校的做法引发家长们的点赞。

赵校长说,“‘双减’之下,学校更应该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独特的美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发展之路。通过成立工作室,学校希望给孩子提供更专业的帮助,激发更多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向未来探索的兴趣。”

兴趣成长需要土壤。“双减”以来该校积极应对,上学期期末率先开展了低段综合素养测评活动,活动围绕“百年党史”“杭城亚运”等热点主题,创设真实情境下的项目任务,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提供个性化反馈和指导。老师们研究制成“沙漏型”校本作业操作模型,培养学生多元核心素养。一至六年级学生围绕“自己、家庭、学校、城市、国家、世界”这六大主题,打破课时界限,跨越学科边界,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学校为学生和家长设计了“亲子运动作业”“亲子美劳作业”“亲子研学作业”。例如,五一等节假日时,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在参观和走访中,完成“杭城亚运、风雅宋韵”等亲子研学作业,最后,学生用研学地图、研学小报、研学手册、研学视频等展示自己的成果。

赵校长说,学校在“双减”中,以关注个体成长的整体性为中心,针对当下教育中存在的碎片化、无序化等问题,提出整全性教育,努力帮助每位学生实现生命的完整与健全,成就个体的德性与幸福。(记者 胡鸿 通讯员 孟繁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