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黄桃罐头“治愈”新冠病毒的相关话题在各大媒体不断涌现,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有千先生和副理事长陈俊兴先生,请他们澄清相关事宜并介绍中国罐头行业的发展态势。
“桃”过疫情是一种精神安慰 罐头所承载的社会意义更显珍贵
对于“桃过疫情”冲上热搜,刘有千先生坦言,不管是黄桃罐头还是世界上的任何其他罐头产品,都没有任何药效“治愈”功能。疫情当下,这种大众的善意调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感情疗效,是对罐头曾经给生活带来的欢乐安慰的一种怀念和致敬。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罐头所承载的社会效益,在疫情三年期间更显珍贵,有待加强大众认知和社会宣扬。
保三农,降损失 中国罐头行业支撑农业减损增收
疫情突发管控之时,多地交通不畅、市场停摆,各地成熟的蔬菜水果无法长途运输,眼看要烂在田间地头,农民既痛心又无奈。此时,不少罐头企业纷纷克服困难,想尽办法敞开加工,不计成本就近收纳原料,帮助农民解决大部分的农产品销路问题。有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之初,福建蘑菇从每斤1元上涨到每斤3元,2021年夏天安徽黄桃从每斤0.3元上涨到每斤0.7元,2022年11月广东玉米从每斤0.3元上涨到每斤0.7元,这其中离不开中国罐头行业的有力支撑,可以说,疫情三年,中国罐头行业为中国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保生产,促就业众多罐头企业助力筑牢民生之本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刘有千先生表示,在全国各行各业“拼经济、稳增长”密集出大招时,中国罐头企业也勇挑大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为稳定经济大盘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据不完全统计,三年疫情期间,全国罐头行业累计生产罐头2700多万吨,产值3500多亿元,稳定罐头产业链几百万就业岗位,避免了人员流动给疫情防控带来压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保物价,稳秩序 罐头行业为稳定市场大盘提供支撑
物价水平直接影响着大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三年疫情给第一产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农作物错过季节栽种和采收,致使菜篮子、肉袋子无法充足保障,物价此起彼伏,对城市的正常运行、大众的正常生活扰动影响明显。此时不少罐头产品及时应市,其合理的价格为平抑物价波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保应急,安民意罐头产品在囤货热潮中实力出镜
疫情期间,为确保“生命第一”不得已的城乡封控情况下,部分居民无法及时获得日常生活物资,刘有千先生表示,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居家生活的不便性都让人们倍感焦虑,以罐头为代表的方便类食品发挥了战备补给功能,其常温保存、方便安全、营养丰沛的特性,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的居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了情绪价值和治愈能量,成为了居家囤货场景中的常客。
保外贸,扬国威罐头出海企业全力打造“中国品质”新名片
中国作为国际上最大的罐头生产和贸易国,罐头产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长期耕耘在在中国罐头之都-福建省漳州市的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陈俊兴先生,从事罐头国际贸易近三十年。据他介绍,三年疫情期间,中国罐头行业累计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供应近900万吨罐头,为中国外贸的稳定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为世界人民在疫情期间物价普遍上涨之时,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基本生活物资,在全球范围内为中国的“亲和”形象加分。
罐头“调节余缺、互通有无、变废为宝”的社会功能,值得社会认可。
当记者提出罐头是否含有“防腐剂”时,陈俊兴幽默回应道:“罐头诞生于200多年前的拿破仑时代,那个时候防腐剂还不知姓甚名谁,之所以有这种误解,只能怪罐头的生产工艺太简单.”实际上,密封和杀菌的工艺,使得罐头中的无氧环境不适合微生物生长,使得罐头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即可实现长期贮存,且能最大限度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罐头“调节余缺、互通有无、变废为宝”的社会功能,值得社会认可。
尽管中国是罐头生产大国,但并非是罐头消费大国。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罐头产业正在被“唤醒”,国内罐头市场蕴藏者巨大商机。国内市场的“五保户”罐头,其实就是目前风头正火的“预制菜”的鼻祖。背负巨大社会效益的罐头行业,期待着更多国人的正确认知和有识之士的积极投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