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千亿绿钢”行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发布会介绍了建筑产业链协同降碳的创新行动——“千亿绿钢”行动,并发布了国内首个整合“标准认证+生产采购+金融扶持”功能的标准化碳链平台。该发布会展现了绿色建筑领域降碳价值化、产业链协同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探索与实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通州区政府、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相关领导应邀出席并讲话。
“千亿绿钢”行动是由中国首家以“碳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央企创新公司中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碳基”)携手通州区运河商务区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策划,协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以及钢铁企业、采购单位、施工企业、金融机构等十数家单位共同推进的大型公共服务项目。
会上发布“千亿绿钢”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向绿钢交易各方提供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服务。据悉,“十四五”期间,“千亿绿钢”平台预计完成绿色低碳钢材交易量约2500万吨,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0万吨以上。到2030年,计划完成绿色低碳钢材交易量约1.5亿吨(6000亿元),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万吨以上。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千万元级别的试运营,“十四五”期间预计完成交易1000亿元,之后每年完成交易1000亿元。
实现“千亿绿钢”目标,需要充分发挥碳数据的基础性,统筹多方主体,建构多方协同的高效机制。建筑业链条长、主体多、差异大,信息孤岛化导致协同低效、信息失,无法为绿色标准编制推广、绿色商品评价认证采购和绿色金融服务提供可计量、可计算、可确权、可交易、可追溯、可审计、可监管的碳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难以满足建筑产业链多跨场景下的碳要素资产化与资本化需求,严重制约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千亿绿钢”行动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碳数据治理切入,构建碳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引擎,解决建筑产业链数据安全、治理和流通问题,为建筑业绿色低碳标准的制定推广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同时,以“绿钢”作为起点为绿色商品生产评价、绿色采购评级、绿色建筑评级贴标、绿色金融服务、碳资产开发管理和运营创造坚实的数据基础和标准基础,支撑建筑业降碳产品价值化和产业链协同低碳高质量发展。
“千亿绿钢”行动采纳了来自雄安数字化建设实践的成果,雄安峰和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账户化治理产品与雄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支持中碳基“千亿绿钢”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和机制建设,加快“碳基建”落地实施,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两个建造场景雄安与通州提供绿色发展技术支撑。
“千亿绿钢”行动被通州区授予 北京城市副中心ESG绿色发展重点项目 以及 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示范项目
颁发北京城市副中心ESG绿色发展重点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示范项目证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