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山西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117个县(市、区)中,70%完成省级初审验收,8个市完成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认定,全省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基本建成。

山西样板

今后,我省要加快推动全省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山西样板,推动文化旅游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纲要》中提出,我省将充分发挥中部城市群、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文旅产业集聚优势,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和国家太行山旅游规划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建成以龙头景区为牵引的新型文化旅游全域发展格局。

同时,我省将充分发挥山西文化厚重、资源丰富的优势,注重旅游产品、设施和项目的文化特色,形成文旅融合特色鲜明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立多部门横向联合、多层级纵向推进的统筹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整体推进,形成游客能满意、居民得实惠、百业添效益、企业有发展、政府增税收的共建共享大格局。

到2025年,全省文旅产业发展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秩序与安全、资源与环境、品牌影响等方面取得实效,形成一批创新示范经验,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

路径明晰

我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路径已经明晰,将强化核心引领、带状聚集、板块崛起,发挥中心城市和核心景区辐射带动功能,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全域旅游空间体系。

做大点——抓好旅游城市、龙头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旅游综合体、文旅小镇、美丽乡村以及文化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康养基地等建设,建好传统景区,开发好新兴景区,加快“空白点”布局。

串联线——连点成线,形成旅游线路和风景道,抓好精品旅游线路套餐建设,推进黄河、长城、太行三条一号旅游干线公路建设,建设“公路+景区”的旅游廊道。

辐射面——将点线连成片,通过旅游线路的交织,拉动形成旅游发展轴带,打造多个配套齐全、产业链完整、规模效益强的文化旅游“产品包”“景点群”“旅游经济圈”。

覆盖网——形成旅游交通网、旅游公共服务网、旅游要素服务网、安全保障网等多种网的全域覆盖。

拉长链——融合拓展旅游价值链、产品链、产业链、服务链,构建文化和旅游生态圈。  (记者 贾尚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