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经常会于节假日开车抵达千公里之外的老家,之前都是自驾车,最近两次决定尝试新体验,采取高铁加租车的形式。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在5.1假期之前在某平台上找到了一台bZ4X的出租车辆,考虑到这个车型近期话题不断,决定就来体验它一把。

以下是课代表汇总内容,本次租到的是一辆里程已有2000公里的 一汽丰田bZ4X( 参数丨 图片)两驱长续航PRO版,先说好的:

车辆空间不错,前排座椅舒适度不错,皮制座椅手感不错,辅助驾驶在高速上体验不错,续航水平较好,空调非常凉。

然后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资料图)

仪表盘的显示屏可以做大一些,以便涉及到驾驶和路面信息的清晰显示。中控台应该再加几个实体按钮。中控台关于驾驶模式的按钮位置摆放可以优化一下。方向盘上按钮数量可以优化一下。雨量感应的雨刷可以刷的更快一点。后排座椅高度需要提高,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建议可调,方向盘中轴直径可以减小。充电速度需要提高。

下面就是针对需要提高的地方进行详细解释的部分。

首先就是bZ4X最大的问题,充电速度。这里需要指出,某个数字车评人说这个车只能达到20KW的充电功率完全是不对了,实际情况比20KW要好很多,当然和好用差异巨大。

笔者在40%电量,50%一直到80%以上,使用国网和其他第三方充电桩,都发现充电速度存在严重的问题。40%的时候充电功率只有46KW左右,这一数据是在试验了好几只国网充电桩之后确认的结论。

如上图所示.

到了50%电量就下降到42KW左右了。如下图所示。

随后随着电量增加,充电功率更是一路下降,参考以下这些现场照片即可。

这是60%

这是70%。

这就是80%,已经只有20KW左右了。

到了90%,就只有10KW了。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数字车评人说充电的时候车辆无法开机,无法使用空调等,这种情况也是不存在的。在充电状态下按下启动按钮,车辆会提示进入My room模式,进入之后正常使用多媒体,使用空调都没有问题。

如下图所示

如果充电速度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个车很难大规模推广销售。

接下来第二个较为影响体验的问题,就是后排座椅高度。目前位置笔者体验了几款电动车,都存在后排座椅偏矮,导致坐上去最后大腿承托不够的问题。bZ4X的头顶空间并不差,抬高座椅高度应该可以。

第三个问题是中控的按钮,如下图所示,空调的关闭按钮是触屏的,座椅和方向盘加热也都是触屏控制,还有前后窗玻璃吹风也都是触屏的。笔者认为凡是需要在驾驶中操作的,最好都使用实体旋钮。

第四个可以提升的是中控下面的驾驶模式按钮布局。

比如ECO模式按钮,因为涉及到动能回收力度调整,所以建议放在驾驶员一侧。

然后涉及到仪表盘的大小,笔者认为可以加大比如定速巡航,碰撞预警和车道偏移的图标大小。

有些小的可以提升的,比如方向盘上面的按钮可以适当减少几个,毕竟过多的按钮会让驾驶员容易误操作。

最后要针对数字车评人提到的方向盘挡住仪表盘视线的问题,个人认为通过调整座椅高低和方向盘上下角度是可以避免绝大多数可能挡视线的情况。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也建议厂家想法缩小方向盘中轴的直径,这样可以基本杜绝挡视线的情况。

以上就是本次体验下来,对这个车的大致改进建议。

现阶段国内的新能源车市进入极度内卷状态,合资车企普遍在EV上布局较晚,失去了市场推广的先机,甚至在一些宣传场合,合资品牌电动车成了杂牌电动车。一如二十年前国内燃油车企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很多人也认为相对外国品牌,这些刚来的车都是杂牌车一样。

失去先机意味着不再有品牌红利,消费者不会先入为主的认为合资电动车可信任。要想抢占市场需要体现出特别瞩目且 优胜的产品力,否则就要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这又对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丰田来说,bZ4X目前难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而较为突出充电缺点更加强化了消费者的负面印象,加上某些竞争对手有意的扩散,对丰田的电动车品牌口碑会产生更大的破坏。

丰田想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重回高地,还有很多事情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