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中,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因地制宜,构建了保障形式多样化、保障房源品质化、保障对象精准化、保障服务数字化、保障机制动态化的“五化一体”住房保障模式,在健全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上,做出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十年来,杭州通过新建、集中配建、商品房项目内配建、回购等方式,已筹集房源330余万平方米,累计交付公租房房源5.9万套;已累计认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29个、涉及房源9.9万套(间),有效缓解了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各类家庭住房困难。杭州市先后被列入全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城市、全国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激励城市名单,住房保障工作经验在全国住房保障工作会议上推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多项举措全国首创 创新驱动实现杭州住房保障广覆盖

截至9月,杭州今年新增公租房货币补贴保障家庭已突破3万户,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民生实事目标。多年来,杭州住保房管部门在早部署、早启动、早落实行动原则下,稳步落实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构建“三房三补”住房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多项“首创”。

2011年起,杭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突破了户籍限制,将家庭收入低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无房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人群、新就业大学生和创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2015年,杭州开始试点货币补贴,建立了公租房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的保障模式,2022年又创新推出实物配租预登记模式。杭州逐步形成租补并举、实物配租预登记、货币补贴全保障的保障模式,提升新市民、青年人在杭州打拼的幸福感。

2015年,杭州在蒋村公租房小区安排部分公租房房源与1000平方米底层配套用房,用于青年人才创业,包含了“创业魔方”、咖啡书吧、创业青年安居示范楼、青年人才驿站等服务内容,为青年人才创业创新提供了“楼上安居、楼下创业”的全方位服务。这是杭州首个“公共租赁住房服务创业青年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依托公租房建设的“居住+创业”融合的新型众创空间,也是杭州公租房新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从2017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以来,杭州紧紧围绕“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的理念,在全国最早提出了为外来务工人员专门建设“蓝领公寓”,主要通过存量建筑改建、闲置土地临时新建等形式筹集集体宿舍形式的房源。这一举措,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租房困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筹集蓝领公寓房源4万余套(间),累计4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入住蓝领公寓。

此外,杭州还实行大学生租房补贴、高层次人才购房(租赁)补贴等货币补贴保障方式,并将人才租赁住房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确保不同群体可根据家庭情况选择不同的租、售、补保障形式。

科学施策 着力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

在创新保障模式的同时,杭州针对不同群体,在房屋租金、货币补贴上实行“差别化”管理、精准化保障,满足居住家庭多样性住房保障需求。

“我们根据土地等级、承租家庭收入情况,实行差别化租金、差别化优惠。”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持低收入证明保障家庭和环卫工人、公交司机,我们会给予30%—50%的租金优惠。针对低保、低边保障家庭减免力度会更大,减免后的租金低至0.5-0.8元/月/平方米。”前者已累计惠及4900余户,后者累计惠及家庭7800余户。

此外,在公租房兜底解决城镇住房、收入“双困”家庭住房问题的基础上,杭州还推出专项公租房配租制度,面向环卫公交系统、青年教师、青年医生、产业工人等进行专项配租。“蓝领公寓” 重点帮助物业、餐饮、保洁、保安等服务行业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住房困难;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则重点解决各类符合条件人才的阶段性住房困难。截止目前,杭州已累计推出各类定向配租房源4000余套。

近年来,为实现“应保尽保”,杭州公租房准入标准不断放宽,货币补贴标准也大幅提高。其中,公租房准入条件中的收入标准由2016年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8316元放宽到目前的低于68666元;公租房货币补贴标准从原每平方米12元/月提高到每平方米24元/月,廉租房货币补贴标准从原每平方米30元/月提高到60元/月。

创新管理和服务 提升住房保障“数智化”

“通过手机申请很方便,填了申请表,在浙里办上提交,很多信息都不用自己上传。”原本租住在下沙的小陈今年申请领取了公租房货币补贴后,搬家到了离单位更近的朝晖区域。“现在通勤时间缩短了一半多,房租反而更低了,不仅省了房租还省了交通费用,对我们这些毕业没多久的打工人来说压力小了不少。”小陈说。

围绕加快建设住房保障数字化转型“重要窗口”,杭州市住房保障全流程数字化改革再创多个“创新”,成效显著。

通过流程再造,杭州实现申请审核模式创新。杭州住保房管部门通过打造住房保障监管服务平台,实现相关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一证通办”、保障资格“系统研判、智能审核”。同时在浙里办“e房通”应用开通保障资格注销、资格信息变更和货币补贴退还,方便保障家庭及时便捷享受货币补贴保障。截至目前,已累计受理各类网办业务12万件,网办率居全省前列。

全国首创公租房“公证云选房”,实现选房模式创新。疫情下应运而生的公租房“云模式”,2020年6月,杭州开启首次公租房“公证云选房”,把线下集中选房现场搬上云平台,实现“一网发布、一端认证、一键选房、一平台协同、一体化服务”,截止目前已帮助1.3万余户保障家庭完成选房。

在公租房管理方面,杭州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公租房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智能门禁+一房一码”,实现管理模式创新。该系统与住户的租赁期限、租金缴纳情况进行关联,对租户欠缴租金等行为实施技术性约束和人性化提醒。“杭州公租房”APP则能够实现“一房一码”管理,房、人、事、财全过程监控,提升租后管理服务的精准化和数智化。

“大社区”文化凝聚邻里情 住出归属感和幸福感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安居,这十年,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门持续完善公租房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文化,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

为了进一步服务保障家庭,自2020年起,杭州试行公租房网格化管理,探索建立了“规范一块牌子、修订一套制度、制作一本册子”的网格化工作模式,根据既定目标实现定人、定格、定责,做到网格内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网格化管理已在各公租房小区中铺开,网格员会定期进行巡查,有问题有需求就找网格员。针对独居老人等需要照顾的群体,网格员也会定期上门走访,或电话问询辖区内老人的身体情况,目前杭州公租房网格员入户巡查率达96%。

9月8日上午,九和人家组织老年朋友们动手制作五彩面条和荷包蛋,大家先将果蔬汁调成水后揉入面粉中,随后进行擀面团,擀好的面团放入机器中制作面条,一根根代表长长久久美好寓意的五彩长寿面就在大家的手中成型了。

在传统节日组织活动,已成为杭州公租房社区的标配,也是公租房社区文化的一种载体: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重阳品糕点……每个传统节假日,公租房小区里老老少少齐聚一堂,或是参加各种手工活动,或是观看精彩的文艺演出,既热闹又温馨。

不少蓝领公寓都完成了“迭代升级”,配有健身房、阅览室、户外活动区等,还会定期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在这里还有一群和我一样打拼的年轻人,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我们晚上会一起健身,有时候周末也约着一起出去玩。”租住在尚蓝公寓的95后青年小许说道。蓝领公寓不仅让大家有了经济实惠的“一张床”,更让住在这里的异乡人有了归属感。(记者 尹琪慧 通讯员 房轩中 陈夏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