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作为一对双胞胎孤独症孩子的妈妈,福建泉州的陈美蓉注定要经历和普通人不一样的人生。陈美蓉尝试给儿子们寻找未来独立生活的希望,创办了泉州首家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也开设农场、书屋、咖啡吧及“星青年”菜鸟驿站。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接纳10余名“星青年”就业的菜鸟驿站。(据《北京青年报》)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星星的孩子”长大后被称为“星青年”。虽然自闭症被纳入精神疾病的范畴,但与很多人理解的“精神病”不同,自闭症患者大多表现为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刻板行为与智能障碍。自闭症患者不仅自己生活在“精神的孤岛”,也让他们的家庭承受巨大压力。福建泉州的陈美蓉因为自身经历而深深理解这一点,所以她开设“星青年”菜鸟驿站,接纳10余名“星青年”就业,不仅帮助这些“星青年”发掘了自身的劳动价值,也为他们提供了开展人际交往和融入社会的渠道。

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自闭症这个群体,帮扶“星青年”就业的渠道也日益增多,但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尊重与接纳。以新闻中提到的“星青年”菜鸟驿站为例,无论是回答业主电话比较机械、难以随机应变,还是找快递比别人慢一些、容易引发业主情绪急躁,“星青年”在为业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就需要人们多些包容,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体谅。对“星青年”来说,在菜鸟驿站工作、实现自食其力并非唯一目的,通过服务社会的方式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努力拥抱美好的大世界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对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迈出的每一步,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与鼓励,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

关爱自闭症患者,除了要多些理解、多些善意,更要通过制度设计、市场引导等多种手段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要通过宣传让更多人深入了解自闭症,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善待自闭症患者的氛围,方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有更多的获得感;要强化“弱势补偿”和公益资助的机制,给予他们更好的护佑和关怀。

关爱自闭症患者,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也让他们的家庭能被社会“温柔以待”。说到底,自闭症患者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平等对待,是在尊重、理解、包容、体谅基础上给予的关爱与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