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制裁下,伊朗无法进口一些药物及医疗器材,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制裁导致的缺医少药让他们处境艰难,甚至有性命之忧。
(相关资料图)
救命药从何而来 地中海贫血患者寻药无门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一种遗传性血液病。胡什曼德是伊朗的一位地中海贫血患者,由于找不到进口特效药,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36岁的胡什曼德从出生起就一直在服用药物,长年患病已让他瘦骨嶙峋,面色憔悴。他说,许多国外的“地贫”患者在持续稳定的药物治疗下可以活到七、八十岁。但他因为生活在制裁之下的伊朗,如果没有稳定的药物,他的生命随时都可能结束。
胡什曼德的绝望并非出于悲观。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不断升级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许多外国公司担心受到美国的“二级制裁”,切断了向伊朗供应药物的渠道,导致伊朗数万名“地贫”患者陷入了药物短缺困境。近几年,随着美国制裁力度的逐年加大,很多与胡什曼德年龄相仿的“地贫”患者都已相继离世。
伊朗地中海贫血患者 胡什曼德:昨天,一位36岁的患者去医院检查,因为他体内的铁元素堆积过多,已经无法继续吃药。现在伊朗市面上的药物都有副作用,患者身体与这些药物不相容,又买不到对症药物,他的肾脏已经出问题。不幸的是,昨天他就因为心脏骤停去世。
胡什曼德说,美国的制裁让他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他非常害怕突然某一天,自己买不到药,生命戛然而止。现在,四处寻找合适的药,已成为他每天除了打工挣钱之外最重要的事。
这天,胡什曼德带着总台记者,来到了伊朗专门治疗“地贫”的医疗中心。这里的主治医师努尔巴什说,伊朗目前数万名严重“地贫”患者中,很多都是年龄不到15周岁的儿童。他们除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输血外,还必须按时服用特效药,排出体内过多的铁元素。他说,自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以来,伊朗不但无法及时进口这类药物,就连生产药物的原材料都难以获得。病患只能服用药效较弱、副作用很强的药物勉强维持。
伊朗医生 努尔巴什:有些国家不供应药物(或原材料)给伊朗,或者延迟供应,或者高价供应。国内生产的一些药物也会使地中海贫血患者出现很多并发症。
伊朗特殊病症中心数据显示,目前伊朗仍有近80万人患有严重的血液病、癌症、神经疾病等疑难杂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需要依赖进口特效药来维持生命。
努尔巴什表示,除了“地贫”外,还有20多种疾病急需从外国进口药物。而让他最无力的是,有时他明明知道怎样能延长病患的生命,但由于外在因素,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病患去世。他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在伊朗制造了“人道主义灾难”。
伊朗医生 努尔巴什:制裁是非常残忍的,非常不人道的行为,施加制裁的人应该受到追究。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我们?这些患有家族病、疑难杂症的人有什么罪?你们(美国)坐在联合国里口口声声说伊朗是恐怖分子,指责伊朗。伊朗人民应该怎么看待你们,恐怖分子是你们还是我们,有问题的是你们还是我们?
总台记者 李健南:在这家医疗机构的墙上,贴满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画。这些画都是“地贫”儿童在等待治疗的时候创作完成的。救命的药从何处来?这是所有伊朗病患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的残酷制裁,像枷锁一样困扰着无数病患,病患们在痛苦中依然抱有一丝希望,希望美国能尽早解除对伊制裁,而他们最大的愿望,也只是能够吃上救命的药而已。
美国肆意制裁 民众生活艰难承受重压
在走访中,多位伊朗民众对总台记者表示,正是美国的连年制裁,导致伊朗当前通胀高企、经济民生陷入困境。
帕萨在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经营着一个手工地毯店。他表示,制裁导致伊朗无法接入国际银行系统,增加了进口原料的难度,他的经营成本大幅增加,生意陷入困境。
地毯商人 帕萨:当国家被制裁时,你无法直接进口原材料,只能通过不同国家的不同中间商来进口,这导致成本成倍增加,非常不划算。如果今年还是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关门停业。
30岁的艾尔凡在一家咖啡店工作,他告诉记者,现在店里每日客流量不到制裁前的十分之一,周围很多店铺的生意也很不景气。他对美国只考虑自身利益、无视他国人权的做法表示愤怒。
咖啡店员工 艾尔凡:我们的肤色可能不同,我们的五官也不一样,但伊朗人也是人,我们也有大脑和心脏。所有人都应该互相关心,而不是区别对待。
刚成为父亲不久的欧米德对总台记者说,通胀高企让他们抚养孩子的成本激增,婴儿纸尿裤等商品持续涨价。
伊朗民众 欧米德:(美国)要把其他国家置于自己的支配下,制裁任何不答应美国过分要求的国家,这是美国的一贯作风。不幸的是,美国从未考虑伊朗人民。
伊朗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伊朗年通胀率为48.6%,而食品和饮料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高达71%。伊朗经济学家雷拉兹表示,连续四年超过40%的高通胀直接导致伊朗贫困增加、投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总台记者 李健南:这是一张面值10万里亚尔的纸币,在三年前我刚到伊朗的时候,它可以买到至少10个鸡蛋,但现在却只能买到2个鸡蛋。在美西方的连年制裁之下,伊朗的高通胀给普通人民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如今,制裁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美国把制裁当做武器来限制伊朗,但正在承受制裁恶果的,却是生活在伊朗的千千万万名普通百姓。
绝地求生 汽车行业寻找破局之路
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几乎将伊朗所有工业门类都列入制裁名单。伊朗官方统计显示,近年来美国对伊朗施加制裁的次数超过1500次。在制裁的阴影下,伊朗的工业制造业举步维艰,这也迫使伊朗企业积极转型,寻求自救。
伊朗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没有对伊朗整车进口实施制裁,而是有针对性地制裁了伊朗进口汽车零部件,这一做法旨在精准打击伊朗下游制造业及就业率。
伊朗经济学家 雷拉兹:美国的制裁政策非常恶毒且不人道,如果阅读了美国政府对伊朗的制裁文本,里面标注得非常清楚,整车是允许出口到伊朗的,但是汽车零部件却不可以,这是因为美国要给伊朗的就业施加压力。
雷拉兹认为,制裁给伊朗的其他行业的确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对制造业来说,压力也是动力,制裁可以倒逼伊朗企业转型,从依赖进口转向专注本土制造,从引进国外技术转向注重培养本国知识型公司。
伊朗经济学家 雷拉兹:有一个数据大家可能很难相信,我知道的有一家伊朗车企,自制裁开始到现在它的产量增长了16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该企业已经超越了制裁前的规模,我相信制裁不会毁掉伊朗汽车产业。
伊朗霍德罗工业集团是伊朗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市场占有率在伊朗超过50%。集团董事长哈提比表示,在美国实施“极限施压”之前,伊朗的很多汽车零部件都有稳定的外国进口渠道,但制裁之后,美国便切断了伊朗进口汽车零部件的渠道。困境之下,集团选择转型,加大生产国产替代产品,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仅2022年全年,他们的整车产量达到22.1万辆,比2021年同期增长41%。
总台记者 李健南:我现在正在伊朗霍德罗汽车生产厂的一个车间,这个车间主要是生产汽车的车身以及相关的零部件,刚才这里的工程师告诉我们说,多年以来,尽管伊朗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们现在生产的车辆,80%以上的零部件都可以做到伊朗国产。
哈提比还说,制裁给伊朗车企带来的另一个影响体现在出口环节,尽管伊朗有生产汽车的能力,但出口量并不乐观。他表示,目前伊朗车企正在执行长远规划,即在第三国设立汽车生产和装配线,以提高伊朗汽车的国外竞争力。
伊朗霍德罗工业集团董事长 迈赫迪·哈提比:为了发展海外市场,我们的解决方案之一是更加重视国外生产线和装配线的建设,这一政策已经在阿塞拜疆、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实施,并且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产品质量也将越来越好。
作为中东地区的工业大国,伊朗在汽车生产等制造业领域有着一定的优势。制裁之下,一方面,伊朗政府正在努力同外国、特别是同友好国家开展合作,以求突破制裁限制。另一方面,伊朗的企业则更加注重科技研发,并试图在美西方的围堵下找到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