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务工村民在蚯蚓养殖大棚干活。(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西宁12月2日电 题:“北漂奶奶”返乡创业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资料图片)

作者 李隽 马瑜红

2日清晨,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52岁的韩发图麦刚为5岁的孙子穿好衣服就接到了合作社打来的电话。

“这几天我们来不了,天冷了,蚯蚓也都进深土了,主要就是保湿,只要大棚盖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韩发图麦对电话那头的人说。

这位精神而又能干的妇女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北漂奶奶”,顾名思义,韩发图麦和丈夫、儿子、儿媳一起自2008年到北京开饭馆,一干就将近10年。

“其实在北京开饭馆挺难的,生意也是不温不火,时间长了就想着回家,落叶归根嘛。”韩发图麦说,回到老家她和丈夫带了几年孙子,其间从网络上看到广东、山东等地区养殖蚯蚓,药用为主,市场需求也不错。

图为韩发图麦在网上学习养殖知识。 受访者供图

身处高原,韩发图麦一直纠结循化的自然环境能不能养殖蚯蚓。随着不断地了解学习,她看到了东北很多地方成功养殖蚯蚓的案例,她觉得东北的环境和循化也差不多,于是就动了试一试的念头。

2021年,韩发图麦通过不断了解学习和联系,从山东梁山引进第一批蚯蚓苗,养殖在了循化县街子镇吾土贝那亥村的两亩大棚地里。

“头一年没有经验,很多知识和技术都不到位。我们黄河边上风比较大,动不动就会把大棚布给吹烂、吹跑,损失挺大的。”韩发图麦回忆说,最终,去年一亩地也就挣了两万多元,跟她之前的预期相差甚远。

说话间,韩发图麦展示着此前养殖蚯蚓的点点滴滴,画面中,养殖大棚内标准的蚯蚓田地整齐排列,周边务工人员拿着小耙子忙着给蚯蚓田浇水施肥,并时不时蹲下身来翻动一堆堆土褐色蠕动的小蚯蚓。

“我每次下地都带着小孙子,修路、刨地,把娃娃带的脸蛋又黑又红。万事开头难,我相信一定能成功,今年我们养了4亩,把篷布做了改良,再跟着养殖专家学习交流,今年的收成还不错。”韩发图麦说,蚯蚓收好后经过清理、晒干,发往了兰州、新疆等地,今年市场行情很好,每斤活蚯蚓能卖到30元,晒干后能卖到70元一斤,一亩年利润达到了20万元左右。

韩克力木是在蚯蚓养殖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每天有150元的工资:“我来合作社一年多了,每天都有活干,有钱挣还能照顾家里的老小,干活也轻松。我们把蚯蚓养得好,以后村里的人都可以来这里干活。”

图为养殖在泥土里的蚯蚓。(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循化县街子镇吾土贝那亥村组织党员群众参加了致富带头人培训,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思想都被带活了。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不仅有效提升了抵抗风险能力,也让村民们尝到了拓展产业形式带来的甜头。

“村里有了致富的新产业、新路子,接下来我们将复制这种模式,发动更多群众以务工、入股等形式积极参与到蚯蚓引种、培育、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把养殖规模再扩大、让加工程序更规范、把销售渠道再开阔,让蚯蚓养殖成为我们村致富的金招牌。”吾土贝那亥村党支部书记韩学良信心满满。

街子镇党委书记韩平良介绍,通过“组团联村助力、党员干部认领、百姓群众参与”,鼓励村“两委”带动村民成立创办农村股份制专业合作社,让有资源的村靠资源优势起步,没资源的村靠学习先进技术发展,增强村集体自主“造血”功能。村级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明年我想扩大养殖面积到12亩,利用好这里优越的地理环境,试养整体收益更好的蟾蜍,把蚯蚓作为蟾蜍的饲料,打造一条以蚯蚓养殖为基础的绿色生态产业链,从而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韩发图麦说。(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