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九年来,三地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协同发展成果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资料图)
由本台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共同推出的系列报道《瓣瓣同心京津冀》,今天来看第五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释放更多民生红利》。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许航:
这里是在位于天津市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从2月10日开始,河北参保人到京津定点医院和药店看病拿药,不用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拿着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就能直接结算。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患者中,河北省参保患者占到两成,政策实施半个多月以来,已有近200名河北参保患者实现免备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
河北患者:
行,可以了,没想到今天就能不用备案了,挺方便,太方便了。
目前,京、津两地可实现河北患者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分别达到760家和436家,普通门诊数量分别为3250家和1144家。此外,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等五个门诊慢特病也被纳入免备案直接结算范围。
河北省医保局党组副书记 副局长 李胜群:
医保报销政策实行与在省内就医同标准、同待遇,不再降低报销比例。
打通异地就医壁垒,更要让京津优质的医疗资源"流动"。前不久,作为医疗领域"国家队"的北京协和医院,与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合作共建的妇产协和病区正式启用,"不出省就能看北京专家号"不仅成为常态,医疗协作也在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迈进。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教授 任彤:
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把当地的医生培养好,包括临床、手术 、决策 ,包括以后的科研合作、教学合作,是一个全方位的提升。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拓展协同发展成果,让百姓共享"健康红利"。截至目前,已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户我省;京津冀地区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机制和政策进一步完善,三省市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685家、互认项目5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313家。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陈思如:
我现在是在河北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一大早,在这个健身房,已经有不少的老人在这里做着各种体育锻炼。作为首批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的试点单位,目前这个养老中心已经入住了5000多名老人,在这其中有95%以上的老人来自北京。
京籍老人 滕秀明:
它的老年大学的课程安排得非常丰富,文体活动都有,各式各样的班,伙食很丰富,这比在家方便好多了。
优质的服务和环境让老人舒心,便利的医疗条件让老人安心。与养护中心一墙之隔的燕达医院,定期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医疗保障。
燕达国际健康城副总裁 李海燕:
燕达养护中心设置的老年病综合门诊,对长者的慢性病、常见病提供诊疗服务,还定期为老年宾客进行免费体检和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
未来,随着各项扶持措施不断深化,我省将聚焦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实施协同养老示范带创建行动,以环京14个县(市、区)为重点,深化与北京三甲医院合作,利用生态、温泉等资源和较低生活成本优势,吸引京津老人到河北养老。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杨禹: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已经开通了211项北京天津之间,317项北京河北之间的跨省通办业务。
去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了"云窗口"。需要在天津武清、宝坻、滨海新区三个区,河北廊坊市、三河、香河等市县办理相关事项的企业、群众,只要用这个云窗口,就能实时视频连线,远程预审材料,不用多跑腿。
办事人员 于海洋:
我是准备在武清开一家公司,不知道我这个产权材料合不合规,刚才跟武清的窗口工作人员说明了一下,她告诉我是合规的,这样我就不用再跑回武清了,真是挺方便的 。
下一步,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还将继续增加"跨省通办"窗口,天津、河北政务服务大厅也将利用"云窗口"远程视频模式,推动三地事项"无差别"办理。
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副局长 马淑慧:
我们将不断探索与天津、河北地区,政务服务合作的新途径,扩大跨省通办的事项范围,进一步提升跨省通办服务效能。
九年来,京津冀三地立足共享发展成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土地焕发温暖的民生亮色。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 经济研究所所长 田学斌:
我们要创新机制路径 ,开拓更多的方面和领域,让更多的河北老百姓,享受到京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