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有所增加,检测显示部分为“二阳”患者。当前全国发热门诊诊疗情况如何?怎样科学应对风险?针对社会关切,“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研走访。
(资料图片)
发热门诊保持平稳有序
“老伴发烧后我第一时间就带她来医院了,情况还好,暂时不需要吸氧。”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热门诊,正在陪伴72岁妻子输液的周大爷告诉记者,妻子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
记者走访全国多地三甲医院和基层社区,调研发现发热门诊运行状况整体平稳有序,各类治疗药物库存较为充裕,医疗机构重症救治能力有储备。
5月31日,患者及家属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热门诊挂号和付费。新华社记者 龚雯 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最近发热门诊接诊量相比一个月前有所增加,但绝大部分是轻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目前没有出现发热门诊病人特别多、给医疗资源带来压力的情况,保持正常医疗秩序没有问题。
“目前发热门诊每日全天开诊服务社区患者。”上海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华焱坤说,五月接诊的百余位病人中,新冠感染占比不高,各年龄段都有,症状普遍较轻。目前药房各类治疗药物库存比较充裕。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全国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虽有增加,但整体数量远低于上一轮流行高峰时就诊量。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有所上升,5月中旬开始进入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专家集体研判认为,由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全国整体疫情态势平稳可控,对医疗秩序和社会正常运行影响较小。
“二阳”症状相对更轻
“一开始以为是在外出差受凉,发烧后才测了下抗原,没想到‘二阳’了。”杭州市民江先生说,自己大约一周前确认“二阳”,症状主要是轻微喉咙痛和低烧,体温约38摄氏度,服药后基本2天恢复,感觉比第一次感染时的症状轻了很多。
5月30日下午,记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发热门诊看到,三间诊室全部开放就诊,等候区域内病人及陪同家属共不到十人,均佩戴口罩。该院感染科主任吕芳芳介绍,近一周接诊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很多是首次感染,“二阳”比例不高,但有增多趋势。病人症状以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等为主。
“总的来说,大部分患者‘二阳’的症状普遍比‘一阳’时轻。”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说,根据临床观察,大部分患者有轻微嗓子疼,发热恢复得更快,病程约持续3至5天。
专家提醒,如果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不管是否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仍建议居家休息。若经过休息、服药,相关症状仍在加重,如发热持续超过5天、有胸闷憋气症状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条件的应及时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
针对公众关心的优势病毒株及其致病力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监测数据显示,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在我国境外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中的占比持续处于高位,分别占5月15日至21日采集序列的95.2%和91.9%。从我国和全球研究结果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关口前移”保护高风险人群
高龄老人、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础病患者等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高风险人群。面对“二阳”风险,如何保护好高风险人群?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重点人群要格外做好防护,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感染。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氧疗,并通过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诊断,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干预。同时,社区和基层全科医生应对辖区内的高风险人群心中有数,做到“关口前移”。
65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健全。专家建议,如果家中老人和儿童没有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或基础免疫,应积极接种疫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月26日,两种新款新冠病毒疫苗在杭州开打,杭州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两款疫苗均已下发至各基层预防接种门诊,群众可按需预约,就近接种。3月以来,江西省人民医院持续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各类加强剂次疫苗接种服务。结合实际,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持续补齐人群免疫水平差距。
5月31日,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生为一名患者做检查。新华社记者 闵尊涛 摄
“近期,部分病人表示自己‘二阳’后,一段时间感到持续乏力、失眠甚至心跳快、焦虑。”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肖祖克说,大家十分关心反复感染是否会有“后遗症”。
从临床医学角度看,后遗症一般指的是患某种疾病后,躯体、机能上出现一些不能恢复的障碍。童朝晖介绍,根据临床观察,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一些症状大部分出现在特定时期内,长时间看是可以恢复的,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王贵强表示,目前从临床观察看,三个月以上还存在上述症状的病例并不多,没有发现数量较多的所谓“后遗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