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名词解释,看不见的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看不见的手”是一个隐喻,是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命题。
2、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
(资料图片)
3、后来,“看不见的手”便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
4、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5、亚当·斯密的后继者们以均衡理论的形式完成了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的精确分析。
6、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是小规模的,一切企业由企业主经营,单独的生产者对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发生影响,消费者用货币作为“选票”,决定着产量和质量。
7、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8、价格自由地反映供求的变化,其功能一是配置稀缺资源,二是分配商品和劳务。
9、通过看不见的手,企业家获得利润,工人获得由竞争的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工资,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10、供给自动地创造需求,储蓄与投资保持平衡。
11、通过自由竞争,整个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时,遵循自由放任原则。
12、政府不对外贸进行管制。
13、“看不见的手”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现实。
14、看不见的手,揭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一个悖论。
15、认为在每个参与者追求他或她的私利的过程中,市场体系会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利益,就好像有一只慈善的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整个经济过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