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是我国特有的教学研究机构,主要负责研究和管理中小幼学校的教学,为学校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服务。实践证明,教研室的教学研究为促进中小幼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教研室的教研工作虽然作出了诸多调整和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研工作碎片化,系统研究不够;零散示范居多,归类研究不够;经验分享居多,理论高度不够;此外,还存在教研方式异化、教研内容狭窄、教研行动孤立、教研职能偏离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教研室教学指导和服务功能的发挥。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我们的探索经验就是推行可视化教研。可视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使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再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经常用来构建和表述复杂的知识或过程。在教研工作中,我们通常会收集到各类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如果将它们转化为流程图、概念图、柱状图等可视化模型,不仅能形象直观地描述工作的具体步骤,聚焦要点,而且能使工作各个环节一目了然,便于理解,方便操作,从而让教研主题突出、计划清晰、路径明确、成果显著。
(相关资料图)
具体而言,可视化教研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主题可视化,让教研工作立足当下、链接未来
教研工作的主题可分为年度、月度和每周教研工作主题,前者是后者的统领和概括,后者是前者的细化和深化。可视化教研主题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度凝练又通俗易懂,教师们易理解、好把握、能应用,比如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2023年度的教研主题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教研研究”。本年度3月份的教研主题是“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细化到3月份第1周的教研主题则是“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教研主题是根据全市150位教研员的问卷数据确定的。具有主题的教研工作要聚焦当下教学关键问题,更应链接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计划可视化,让教研工作突出重点、明确方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教研计划具有指导实际和形成规范的作用,是开展教研工作的行动纲领和目标指引,不仅能具体细化各项工作,还能充分调动、激发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研任务。因此,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各学科均要求围绕教研主题,根据浙江省教研室学科教研计划和本学科实际制订年度教研计划,并以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工作行事历”呈现出来,“行事历”有利于教研工作的目标落实、过程监督和执行反馈,从而确保教研工作纲举目张,执本末从。路径可视化,让教研工作有章可循、高效实施。教研路径的可视化是指落实某项具体教研工作应具有操作路线图。它可以帮助教师少走弯路,让教研工作围绕主题、聚焦问题、破解难题。比如我们总结教研经验和问卷数据,确定问题导向下的教研活动路径,开发了关注教与学的“锚定问题—确定方案—执行计划—修正实施—总结升华”“五环节闭环”教研法;针对备课组听课后评课环节存在要么不评课、要么只讲正确废话的问题,我们又组织开展备课组“人人有收获”的评课议课活动路径研究,经过探索实践和反思调整,总结提出“可复盘、可迁移”的“四步评课法”。
成果可视化,让教研工作自信笃实、创新发展
工作成果既是对上阶段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下阶段工作开展的激励。研究成果可以是每年教研员自身和学科教师在各个领域的物化成果,也可以是利用数据分析提升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的预警成果,还可以是通过探索总结出的区域学科的教研范式等。教研成果可视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研效果“可视化”。教研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慢工出细活的工作,其效果的呈现较为隐性。为激发教研工作者的信心和激情,我们提出“以少数带领多数,以优秀引领示范”的思路,重点抓关键人员的培育、关键工作的推进、关键成果的落地,让每位教师和教研员都能从一项项成绩中得到鼓舞。二是质量监测“数据化”。教研室对全市中学生开展年度学习情况质量监测,收集学生中学6年的成长数据,再通过数据分析,建立质量监控预警机制,既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当好参谋,又为学校、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三是课堂教学“范式化”。组织开展多种高效课堂教学范式研讨,并在实践探索中提炼出若干高效教学范式。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实践证明,可视化教研促进了教学研究工作的系统化、结构化、主题化和高效化,为学校提供精准、专业的指导服务,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2022年,教研室针对复习课存在的贪多求全、一讲到底、依赖教辅等问题,分析了100余位教师的复习课教学,建构了精准高效优质复习课教学范式。2022年全市23位教师参加浙江省课堂教学评审,其中13位教师获一等奖;39位教师的教学作品荣获浙江省省级精品课奖励;全市15个教研组获评浙江省先进教研组。
(作者系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