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佳蓬 田佳玉

“孙学悟认为菌为发酵之母,菌学不立,发酵难昌,而这也就是威海卫酒业集团的前身……”日前,环翠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史敢当”宣讲队走进张村镇,为机关干部和企业劳模代表讲述了威海籍化工业界的先驱孙学悟一生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的故事。

威海大田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制造车间装配班班长、山东省劳动模范张旭阳被孙学悟的精神深深打动,他说,“听了宣讲,才知道我们威海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化学家,他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激励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怕苦累、攻坚克难,为公司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料图】

讲者“走心”听者“解渴”

既有代入感、又解惑解渴的党史宣讲,得益于宣讲队对于宣讲主题的精心挑选和宣讲方式的不断创新。“在本次宣讲中,结合张村镇企业多、工业强的特点,我们多次打磨宣讲稿,通过沉浸式、融入式宣讲,激励企业在党史学习中凝聚奋进力量。”环翠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史敢当”宣讲队成员闫潇表示,正是有了精彩的宣讲内容,党史教育才如春雨般浸润人心。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环翠区“实敢当”作风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区委党史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园区建设、经略海洋、文旅产业等重点工作,聚焦新就业群体人员、两新组织党员及职工等,发挥“史敢当”宣讲队的品牌优势,打造融入式特色宣讲活动,在全区倡树以史为鉴、实干实绩、敢打敢拼、担当善为之风。

在开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新局面的奋进过程中,基层一线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干部群众有哪些思想上的困惑?优质的理论宣讲必须把回应基层期盼、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宣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对“理论粮草”的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宣讲对象每次都不一样,‘万能课件’是不行的。基层干部、中小学生、企业工人、外卖小哥等更需要生动化、形象化表达,这就要求结合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找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党史理论知识的联系点。”环翠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史志科科长李琳琳说。

为确保受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史敢当”宣讲队不断加强党史学习研究和成果应用,积极探索宣教新路径,延伸党史宣讲微触角,精细提升宣讲主题,精准打造宣教路径,共开展宣讲活动80多场次,受众上万人次。

一场场热血沸腾的宣讲,一次次涤荡心灵的学习,一堂堂情景交融的互动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持续升温、热在基层。宣讲有高度也有温度

让人心潮澎湃

“到抗美援朝结束,王海所在飞行大队共参加空战80多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在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史敢当”宣讲队为湾区企业送上了一场“量身定制”的党史宣讲。

听了宣讲,威海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责任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吕洪热血澎湃。“我不是第一次听宣讲,但这次是我听到的最生动、最接地气的一次!”吕洪激动地说,“听完之后,我总结王海的精神就是一个‘敢’字,敢于担当、敢于奉献,我们也非常需要这种精神,激励我们快速聚集资源,形成湾区创新发展原始动力。”

理论只有被广大群众掌握,才能焕发巨大力量。山东两岸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国家金牌导游赵明说,前不久参加文旅专场的宣讲,让他感触颇深。“以前觉得自己只是个导游,党的创新理论离自己很远。听完‘史敢当’的宣讲,才明白环翠区有着优秀的红色基因,有着党的创新理论实践的清晰路径,今后我们要将其融入到导游词创作中,讲好、传播好环翠故事、威海故事。”

不久前,在鲸园街道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一堂环翠区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历程的党史宣讲,讲到了现场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的心坎里。鲸园街道超人跑腿外卖骑手党支部书记王媛秋说:“这是一堂有理论、有故事、有温度的党课,宣讲员讲得有感情,我们听得很动情,有人还悄悄抹眼泪了。不少外卖小哥听完以后对党史的兴趣更浓了,希望‘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课’。”

深入基层的脚步,也让宣讲产生了“裂变”效果。回到岗位上,大家如同一粒粒饱含着力量的种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开来。“理论宣讲倒逼我们不断学习充电,备课、宣讲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和基层干部群众的互动交流,也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宣讲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素材。”环翠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三级主任科员林超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