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西安市碑林区通过与困难群众、“两代表一委员”、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收集困难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及对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结合区情实际,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民生底线,以具有碑林特色的“微改造”“微心愿”“微扶助”的“三微”服务为抓手,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


【资料图】

暖心“微改造” 旧居换新颜

“我们是低保家庭。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现在我家生活环境大变样,日子更舒心了,越过越有盼头。”7月11日,家住西安市东大街社区的卫亚娟摸着焕然一新的墙面赞不绝口。

受年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等影响,许多困难群众依靠政府兜底保障生活,不少人的家中光线昏暗、墙皮斑驳、电线老化。为提升困难群众基本居住条件,让其住上干净整洁、温馨舒适的房屋,碑林区根据困难群众具体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吊顶安装、墙面粉刷、电路改造、家电配置、适老化器械配备等“微改造”。

居家改造一小步,生活改善一大步。截至目前,碑林区已完成257户困难群众居住环境“微改造”,切实帮助困难家庭提高了生活品质,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圆梦“微心愿” 燃起新希望

“我现在恢复得很好,身体一切正常。多亏政府在我生病最困难的时候,帮我解了燃眉之急。”7月10日,菊花园社区居民乔进虎对上门回访的社会救助专干感激地说道。

今年58岁的乔进虎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依靠低保生活。去年9月,乔进虎因突发胃穿孔住院,大额手术费用让他陷入了困境。收到乔进虎的“微心愿”后,碑林区积极联系社会慈善力量提供医疗帮扶3万余元,让他安心看病就医。

圆梦“微心愿”是碑林区关爱困难群众的创新探索。为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碑林区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群众自报、入户摸排、电话问询等方式,收集困难群众“微心愿”,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等社会慈善力量,以“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形式进行认领,推动社会慈善资源与困难群众精准结对,切实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截至目前,碑林区共圆梦困难群众“微心愿”545个,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格局。

实施“微扶助” 激发“心”动力

家住朱北社区的韩杰父母双亡,视力一级残疾,过去仅靠每月1000多元的低保金生活。如今,他在社区开起了自己的按摩室。

去年5月,社区社工室根据韩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案帮扶计划,帮助他进入盲人按摩培训学校学习。经过为期一年的培训,今年5月,韩杰的盲人按摩室正式营业。“现在我每个月能赚将近3000元,不再依靠低保金度日。能够自食其力,我心里很踏实。”韩杰激动地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会救助是政府兜底保障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输血”模式。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的信心,丢下“拐杖”自我“造血”奔向美好新生活,是碑林区近年来深化社会救助的积极探索。

为进一步增强困难群众自主脱困能力,碑林区为具备劳动能力和有意愿但缺乏技能的困难群众制定个案帮扶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服务等“微扶助”,实现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帮助困难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截至目前,碑林区已为110余名困难群众制定了个案帮扶计划,让他们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