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应用,加油站“不下车加油”、手机扫码支付的服务模式在很多地方盛行。但这么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据媒体报道,3月23日,最高检和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9起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一起督促整治加油站扫码支付安全隐患的行政公益诉讼案。
两部门在案例通报中指出,扫码支付发射的功率可能引发射频火花。许多加油站推出手机扫码支付服务,虽然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便利,但在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手机扫码支付,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据央视报道,2020年1月,浙江省海宁市检察院工作人员在履职中发现,海宁县很多加油站都存在工作人员在油枪旁让车内车主手机扫码支付加油费、加油机旁印有可供手机扫描的二维码等情形。
这样的支付方式虽然给车主带来了便捷,但是扫码支付发射的功率可能引发射频火花,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查清楚在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扫码支付安全隐患究竟有多大,海宁市检察院联系通讯专家进行手机电磁辐射实验。
测试结果显示,手机在待机、通话、扫码支付和观看视频上述四种情景下都会发射功率,而手机扫码支付发射的功率远远大于手机通话发射的功率。
可见,在加油站易燃易爆范围内使用手机扫描支付存在一定风险性。经过讨论,专家评议团得出“在加油机旁进行移动支付存在安全隐患”的结论。
目前,海宁市辖区内62家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扫码支付已全面叫停。浙江省检察院以该案为契机,部署要求全省各地检察机关全面排查类似违法行为,推动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