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杭州各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粮油供应情况如何?

来自杭州商务部门的消息显示,目前杭州主城区农贸市场全部正常营业,各类“菜篮子”商品供应充足。各大超市也发挥供应链优势,确保蔬菜、水果、水产等品类供货充足、价格稳定,能满足市民的日常购买需求。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杭州一些菜场超市,了解蔬菜粮油的供应及价格情况。

买菜大姐:“吃多少就买多少,多买没必要”

昨天下午4点,记者来到万寿亭农贸市场。蔬菜区有顾客正在采购,各摊位上菜品丰富,码得整整齐齐。

在225号摊位,记者粗略数了数,共有30多种菜品,茄子、西兰花、土豆、玉米、萝卜等一应俱全。每个菜品都附有价格标签:本地香芹每斤10元,西红柿每斤7元,西兰花每斤7.5元……

“这几天本地蔬菜价格变动不是很大,不过,像娃娃菜、美人椒等外地蔬菜有些涨价。”摊主赵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从勾庄的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进货,听说良渚蔬菜批发市场重新营业,无疑是个好消息。他认为,“农贸市场能够正常运营,是保供应的基础。如果货源充足,各类蔬菜的价格也能更实惠一些。”

下午4点半,蔬菜区顾客多了起来。家住附近的吴女士正在挑选芹菜,“芹菜我就买一小把,够今天晚上吃就行,多买也没必要啊——你看菜场这么方便,吃多少就买多少,完全没问题。”

这里除了蔬菜区,还有肉类区、水产区等。市场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有50多个蔬菜经营户、30多个水产经营户、10多个肉类经营户,通常周末进货量较多。“我们的经营户一般在勾庄、萧山、临平等地方进货,货源比较多,保供应肯定没问题。春季蔬菜产量本身就很大,本地菜也多。”

供应充足,一般顾客想买多少都能满足

另一路记者昨天下午来到位于拱墅区仙林桥直街的仙林苑农贸市场。

走进市场,迎面就是个蔬菜摊位,番茄、芦笋、芹菜摆放整齐,色泽诱人。摊主刘阿姨热情介绍,有两种番茄在卖,一种10元一斤,另一种6元一斤:“10元一斤的番茄味道好,是从九堡那边农户进过来的。”

一位大伯正凑近着挑选蔬菜,一边嘀咕着:“我家就在旁边小区,每天来买菜,我看这市场供应蛮充足的,就是价格涨了点。”

记者随后走到另一家摊位。经营者是一对母女,她们说:“蔬菜都是从勾庄那边进货的,相比于以前,价格有所上涨。比如这玉米,7.5元一斤,比前段时间贵了一些。”

仙林苑农贸市场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市场蔬菜和肉类的经营户基本都从勾庄进货,水产经营户一般是到萧山进货,具体供应量不太好统计,但总体上比较充足,一般顾客想买多少都能满足。另外,市场疫情防控方面也很严格,“经营户每两天测一次核酸,顾客进市场时需要出示场所码、健康码、行程卡”。

东山农贸市场共有130户商户,经营蔬菜、水果、水产、肉类的都有。管理人员说,商户们大部分从勾庄和萧山新农都进货:“蔬菜、水产、肉类等都堆得满满的,供应充足。”

每天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都管够

下午5点,建国北路世纪联华滨河广场店里,不少市民正在挑选蔬菜、水果和肉类。

货架上同样货品充足,种类多样,看上去也都比较新鲜。

李阿姨住旁边的锦园小区。她告诉记者家里人问她是不是要多买点菜囤起来,被她拒绝了:“我因为经常来这个超市,知道供应还是比较足的,我不多买,蔬菜吃新鲜的多好呀,只不过价格确实有点上涨。”

超市工作人员说,这几天蔬菜如大白菜、花菜、青菜销量都比较好,几乎每天都能卖完,价格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也有市民来询问我们供应的情况,我们这个超市每天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都是管够的。”

近一周订单增长明显,有能力配送

昨天,第三路记者走访了杭州郊区一个供应基地——“宇航梦圆”农业科技公司。

这个基地的蔬菜外包装上打着不同的标签,有盒马鲜生、沃尔玛、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等。基地自产和调配的蔬菜和鸡蛋,每天从这里配送到各家超市杭州总仓,再调拨到门店,供消费者选购。

最近一周,来自各家超市的订单量都有明显增长。基地负责人说:“特别是盒马的配送订单业务量猛增,以前每天配送2000多件,现在每天配送4000来件,多出来的主要是网上订单。”

他介绍,这个基地现在每天蔬菜供应量是130~140吨,其中10%自产,90%来自山东等外省无疫产区。鸡蛋则全部为外省调运,每天供应量是120吨,主要来自贵州。

昨天下午,山东人李师傅开了10小时车,从湖南拉来8吨鸡蛋,在“宇航梦圆”卸货。

外地大货车送货进杭城,有一套严格的防疫流程。司机要出示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亮双码、测温、戴口罩,而且卸完货即刻返程。

过完年离开老家后,李师傅就没回去过,一直在各省之间运蔬菜,最远的一趟是从绍兴到内蒙古运土豆,开了两天两夜,“最近因为疫情除了在服务区下车方便和取水外,平时都在车里了”。

“宇航梦圆”基地二楼的打包车间里,大家正干得热火朝天。正在打包的本地蔬菜有青菜、菠菜、南瓜藤、雷竹笋等,外地蔬菜有线椒、西芹、大葱、玉米、毛豆、胡萝卜等。

工人们每天早晨6点下地割菜,然后进车间分装蔬菜,有时要忙到很晚。这几天,因为订单增加,基地在原本70来个工人的基础上增加了30多个临时工,连20名行政人员也全部被派到车间里打包。

“公司又接到每天2万份物资包的配送单,明天开始打包,还得招不少人。”“宇航梦圆”的负责人说。(记者 施雯 边程壹 王柯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