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能高产,洼地也不能落下!”距离春播的时间越来越近,榆树市八号镇大岗村晨辉合作社理事长刘臣这些天一直在向直播间里的网友们介绍新农机。“虽然直播间里人数有限,但多让一个农民知道洼地也能种出好粮,我就特别开心。”刘臣说,现在合作社服务的耕地中,通过机艺结合,每公顷粮食产量平均提升5%到10%,最高能达到2万公斤。

我市地处松辽平原,所辖区域内耕地面积2600余万亩,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95%以上。但不规则的地块,让一些农户感到无奈。


(资料图片)

“由于洼地湿度高,土层解冻深度与平地不同步,没办法集约种地,不种浪费了,但种了后产量很容易打折扣。”刘臣说,今年他把在保护性耕作中使用的整地机再次升级,让它可随时调整作业模式,在平地、洼地、丘陵、半山区等地块也能实施保护性耕作,形成平整的苗床。

虽然眼下的气温忽高忽低,但却是检验农机效果的好时机。“得抓住时机开出去试一下!”研究多年农机的刘臣,对多变的天气十分敏感,在条耕机上加装一个旋耕刀片,是他应对洼地散墒良策之一。

还未到试验的耕地,远处波浪般起伏的地块已映入眼帘。进入田间,农机后置的配件缓慢落到地面,卸下挡泥板、调整深松深度、旋耕刀片插入地里……在一系列应对洼地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条耕机驶向前方,后面留下平整的种床与两侧的秸秆还田带。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话题,让刘臣很有感慨。他说,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种地是个精细活儿,既要有良田,也要有良技。现在对农机进行启动前的调试,就是为了让洼地散墒,保证耕地达到一个合适的土壤湿度,完成保护性耕作秸秆全量还田的同时,提高土壤质量,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刘臣对自己的试验挺满意,动土控制在国家要求的50%以内,能很好地保护黑土层,有利于粮食增产。

丰产增收 科技先行

“一两土,二两油”,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要呵护好每一寸耕地。

保护黑土地,摸清现状是前提。连年高产和丰产,土壤透支如何,墒情怎样,各区域“小气候”怎样应对……需要有“底数”。目前,测土配方,对症下药,成为我市春耕前的必备环节。正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所分析的,东北黑土地区域季风气候特征鲜明,地形漫岗漫坡洼地多样,土壤类型与特性空间上多变,对黑土保护和利用技术的区域适用性要求更高。

赋予黑土地持久的“续航”能力,要科技先行。这些年,我市围绕地力保育技术、滴灌减肥技术、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机与农艺,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构建了建设—利用—保护的格局。

良田、良种、良机、良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们有理由相信,耕地中的“大熊猫”会越来越肥沃。(张欣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