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精准的社会救助对困难群众而言,是“及时雨”是“雪中炭”,做好社会救助必须实现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社会救助贵在精准。“政策找人”要体现在一项项精准的举措中。创新实施困难群众商业保险兜底保障机制,将政府有限的救助资金做到最大化;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第一时间为急难困难群众启动救助程序;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救助需求,以部门联席会议“一事一议”方式多维度开展救助;推进“第三方”社会机构介入救助领域,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的需求……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我市针对困难群众差异化生活需要,不断丰富完善“资金+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构建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新格局。一项项“精细+精准”的政策和措施应运而生,由“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让社会救助“保障网”兜得更加牢固。

社会救助更要暖心。“政策找人”还要始终将为民服务揣在心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仅看到一项项“精细+精准”的创新举措,更感受到救助人员带着政策“找到”困难群众并将服务群众的心落在了细微之处。“有困难找民政,还有啥事您跟我们说,我们一定想办法做好。”田石娜就是一名基层社会救助协理员,这是她和同事经常对辖区困难群众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不是凭空挂在嘴边,而是靠基层社会救助协理员的行动“走”出来的、“找”出来的。记者曾在采访中问到一户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他们不需要看记录本便娓娓道来,每家的情况都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中。有时工作中的不被理解,也靠着真诚行动得到了困难群众的肯定。

困难群众,从来不是报表中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困境中的家庭、一段段不幸的经历。“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帮尽帮”,是对困难群众应有的态度。在基层社会救助协理员身上,我们看到了服务困难群众不需要立下“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更多的是“细水长流”的关心和“真情实意”的服务。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当前,我市正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断激发全市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相信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实每一项工作,创新出更多“接地气儿”“暖民心”的政策措施,让政策“找”到更多人,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新时代社会救助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