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0日报道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6月17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希望大幅扩大其在德国的市场份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公司德国市场销售主管拉尔斯·保利说:“我们计划于中期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约5%到10%的份额。”他没有提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时间,只表示目前正致力于建立销售体系。

报道称,比亚迪大约在2023年初在德国启动了面向终端客户的销售业务。根据德国汽车运输管理部门的数据,截至5月底,有165辆比亚迪汽车拿到了车辆行驶证,而同期在德国获批上路的汽车约为110万辆。

据报道,比亚迪一季度在全球售出约55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大部分是在中国市场售出的。这个德国大众汽车的竞争对手已经夺走了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冠军地位。行业专家称,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但也有人怀疑,新竞争者能否在成熟市场站稳脚跟。

保利指出,比亚迪在德国的目标客户主要是那些对价格敏感的群体。他表示,希望在“其他车企可能在中长期内不会活跃”的价格区间内,出售“人人买得起的电动汽车”。

保利指出,从长远来看,必须认真对待比亚迪这样的公司。他说,中国车企因安全测试表现不佳或质量不过关而被人耻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另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6月17日报道,负责比亚迪在德国市场销售业务的拉尔斯·保利日前对外界表示,计划在中期内占据德国电动汽车市场5%到10%的份额。他并没有披露“中期”究竟是何时。

保利正忙于构建比亚迪在德国的销售体系。他指出,比亚迪在德国市场的销售将主要依靠本地经销商网络,以便消费者直接从经销商处获得售后服务。

保利表示,光是从技术层面上看,从1995年开始生产电池的比亚迪就值得被认真对待。

据报道,去年,德国最大租车公司之一Sixt宣布计划在今后6年内采购10万辆比亚迪生产的电动汽车。比亚迪还计划在欧洲新建工厂或收购现有生产线。德国萨尔州政府已在今年2月表示,不反对比亚迪成为当地福特汽车工厂的潜在收购者之一。

报道称,除了比亚迪,其他中国厂商也在积极拓展德国乃至欧洲市场。去年10月,电动车企蔚来开始在欧洲多国销售其产品,其匈牙利工厂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入运营。小鹏汽车也已经登陆丹麦、瑞典、荷兰、挪威等对电动汽车产业扶持力度较大的欧洲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上汽集团旗下的荣威汽车今年前5个月在德国上牌数量同比猛增一倍有余。

业内人士指出,近20个中国汽车品牌可能很快就会陆续进入欧洲市场。它们的优势在于可以推出多种价位的电动车型,而欧洲的大型车企通常只提供高档电动汽车,而且还面临缺乏部件或芯片等生产瓶颈。

报道称,除了整车厂商,中国的汽车电池生产企业近期也在欧洲积极布局。行业巨头宁德时代在德国的电池工厂已经投产,在匈牙利的另一座工厂也在建设中。另一家电池厂商蜂巢能源也在德国萨尔州建设了工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