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北京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7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半年度经济形势”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表示,一季度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进入二季度后,经济运行延续了恢复态势,但目前经济活跃度明显走弱。虽然由于基数关系,二季度同比增速可能仍较高,但经济回升的基础明显不稳,特别是离“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

“房地产的低迷不仅制约了上下游产业、市场的回升,也使货币流动性失去了向实体经济流动的渠道,而且还加剧了地方债务问题。”尹艳林说。

图: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缴翼飞摄

他进一步指出,政策落实不到位是主要原因,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预期改善没能得到持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从宏观政策上看,前置发力还十分明显,但进入4月份后续政策乏力。在消费者信心方面,房地产市场预期转暖没有持续,一季度房地产销售向好,但之后再次转弱,一二线城市改善,但没有向三四线城市传导,销售好转也没有向开发投资传导,提前还贷增多,居民定期存款增加,消费者信心明显疲弱。在民间投资预期方面改善不明显,信心不足,民营企业家消费性活动增多,投资活力明显减退,“有钱不愿意投,不敢投”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是有关政策落实还存在障碍。比如各地方政府提出了对限购、限售、限价等方面的松绑政策,但不少地方是边松边观察,试探性强,尚未完全扭转居民对住房消费的预期,限售、限购和限价等调控政策在很多大城市依然存在。又比如,目前正在要求金融部门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支持,但是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企业都很困难,确实存在风险,最后一些支持政策就落在纸面上。

三是政策调整信号不明确。房地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这个原则没错,但有关部门却把这一重要原则进行简单化、机械化的数量理解,表示“一套大力支持,二套合理支持,三套原则上不支持,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但实际上,眼下市场低迷,不只是炒房者,刚需也不敢入市,怕自己买在高点上,还等着把房价再打下去,不跌到底是坚决不出手。

四是三大主体收入增长受到实际影响。疫情三年来,旅游、交通和餐饮等服务业受到很大冲击,家庭资产负债表受到损害。目前居民收入增长仍偏慢,进而导致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放缓,同时企业利润总额也同比下滑。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锐减,债务问题困扰地方政府,导致很多地方就是想刺激消费,想增加投资,也没有财力资源的支撑。

针对上述情况,尹艳林认为,接下来应当加大政策力度,尽快把总需求搞上去。当前外需不确定性较大,要推动经济回升、缓解失业、避免通缩、化解风险,都取决于国内的需求回升。

“面对总需求不足这个突出矛盾,千道理万道理,把总需求搞上去才是硬道理,必须强化政策效应,改善社会预期,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着力恢复和发展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尹艳林说。

一是坚决阻断预期的负循环。要切实防止形成“弱预期导致弱效果,弱效果进一步强化弱预期”的恶性循环。宏观调控政策要以提振社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为前提,以提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信心为关键,研究提出几个具有标志性的举措,真正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病例。

二是把能够落实的政策切实落实到位,比如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因城施策,放宽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比例等,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加大保交楼的政策力度,增强保交楼的贷款支持计划,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等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要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三是对方向正确但落不了地的政策要尽快实化细化。对这样的政策就要分门别类针对性地具体化落地,让企业家不光看到政策出台,更能够感受到政策的真正落地见效。

四是对不合时宜的政策要尽快调整。比如在“炒房热”时期出台的限制性政策就要加快调整,政策要跟着需求走,哪里有潜在需求,哪里就应该放松控制,取消限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五是对需要加大力度的政策要毫不犹豫。财政政策要更加体现积极的本意,更好发挥稳预期扩内需的作用。货币政策要更加体现力度,直面市场需求,发挥刺激作用。房地产政策要加大松绑力度,放开自己的手脚,让市场恢复,让能热的地方先热起来,带动还在观望的市场起来,更好地满足刚需,鼓励普遍存在的“以差换好”的改善性需求尽快释放。

“此外,要切实保障舆论引导上的宏观一致性,要梳理地方部门与中央要求不一致的说法、做法、举措,加强正面引导,给社会以明确预期,真正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舆论氛围。”尹艳林表示,“只要思路对头,措施到位,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我国经济一定能够走上整体好转的轨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