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生病时,车接车送去医院,住院时,有护工悉心照顾,出院后,还能去老年公寓康复疗养。”日前,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66岁的五保户老人林书来因意外脑损伤住进了医院,陪护康复服务让老人身体逐渐恢复,也彻底消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吴桥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路,以特困救助供养人员、低保对象中的重残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不断拓展社会救助工作服务领域,在以前单纯发放物质的基础上,提供送医陪护、康复训练等多种服务,探索出了“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模式,并于2022年6月被确定为“市级社会救助(物质+服务)工作试点县”。

吴桥县有特困供养人员1300多人,农村低保户5500多人,为确保困难群众在更多方面及时得到救助,该县立足社会救助制度基础性、兜底性功能定位,制定“物质+服务”救助方案,明确具体服务事项,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体,专项社会服务为辅助,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让更多老人得到精准救助。

吴桥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围绕老年人饮食、卫生、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方面积极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相关护理知识和护理标准,最终确定了送医陪护、康复训练服务内容及标准,既满足了困难老年群体对物质的“硬需求”,又满足了精神层面的“软需求”。今年以来,该县为35名特困群众提供陪护康复服务,有效解决了特困人员患病住院无人护理或护理难的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吴桥县民政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齐洪波表示,将继续深入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围绕困难群体的主动识别、多维救助以及救助资源整合等方面,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机制,为救助对象提供精准化救助套餐。(王昱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