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刘璟)“苏湖熟,天下足”。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作为鱼米之乡,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优质的产业基础,江苏正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资料图)

近日,记者跟随数字乡村山海行媒体探营团走访南通、苏州、镇江等地,实地探寻数字技术赋能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镇江港沿江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从江河到海洋 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

作为全国水域面积占比最高的省份,江苏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造就了江苏的灿烂与繁华。

阳澄湖畔,昆山市巴城镇渔业产业园,养殖户老邵正根据手机APP实时数据提示对大闸蟹养殖塘加氧。有了5G专网的加持,他可以远程调整塘内状态,完成水质检测、灌注氧气等操作,实现“手机上养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塘

从依赖传统经验到科学系统养殖,大闸蟹的质量与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得益于昆山移动联合华为构建的渔业生产环境监控5G专网,巴城镇现代渔业产业园通过建立无人值守水质自动监测站,可以及时采集分析水质监测相关数据,强化渔业园区和池塘养殖的科学管理。

昆山农业农村局局长计华明和昆山移动总经理张庆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慧渔业对提高大闸蟹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至关重要,未来将会依托移动网络,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传输和管理,也希望将经验在其他产业进行推广。

地处长江与京杭运河“十字黄金水道”交汇处,镇江港是长江最大的海进江铁矿石中转港、全国最大的硫磺进口港和元明粉出口港。作为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近年来,镇江港务集团在生产、安全、环保、设备、远控及无人化等方面积极加大数字化投入与研发,2022年底,与中国电信、华为一起完成了全球首个5G专网RedCap测试,推进RedCap技术在5G智慧港口应用,满足了港口企业核心场景需求。

位于江苏东部的南黄海中的阳光岛,是江苏海上第一座围填形成的人工岛。受制于海上大气波导和海域传播环境的影响,过去这里信号覆盖受限,极大影响了相关产业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开始,龙源、中广核、华能等海上风电企业联合南通移动、华为,提出采用海上风电升压站、风机平台、风电企业海缆和绿色风能电力资源与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融合共享的建设方案。在几方共同努力下,建成了“沿海体验优,近海信号稳,远海呼得着”的海洋精品5G无线网,实现了南通近海30千米4/5G网络全覆盖,最深可达80千米,让海上风机成为“风电方舟”,为作业渔民带去福音。据了解,绿色电力每年还可帮助通信基站节约用电50万度。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能力显著增强。

作为农业大省,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向前。在其中,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数据显示,去年,江苏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29亿元,农村宽带接入用户1447.3万户,排名全国第二,累计建成5G基站18.7万座。今年底全省5G基站计划增加到22.7万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5G覆盖率达100%。

在走访调研中记者发现,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已深入农业农村,全方位改变了生产生活。

南通市通州区花园村以色织业闻名,村内有近20家企业,人口众多,且色织贸易多为国际外贸。为破解管理与治理难题,花园村搭建了乡村管理平台。通过监控大屏、手机、电脑、广播等多种信息化载体,形成了网络化智慧管理服务、平安乡村、安全生产隐患直报、大气环境全时段检测、铁路护路夜间智能巡查等应用模块,村级“数据大脑”应运而生。

花园村党总支书记周继忠表示,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携手花园村,打造了村级“数据大脑”,使花园村的治理更加智能化、信息化,让决策更加科学准确,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和质量。此外,通过5G新通话应用实时翻译等功能,也极大方便了当地企业与外商沟通。

东山白玉枇杷因细腻爽滑、含糖量高颇受市场喜爱。作为著名的枇杷村,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双湾村为提升枇杷品质,实现枇杷种植智慧化管理,三年前就完成了5G网络全覆盖。据该村村党委书记吴毓洲介绍,基站专门为枇杷种植基地而建,种植园里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土壤墒情监测仪等设备一应俱全,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中国电信高清直播一体机演示

此外,在吴中区临湖镇,不少新农人也搭上了“电商快车”,通过5G电商直播实现增收致富。为了方便用户多平台直播,中国电信研发了高清直播一体机,通过多路直播视频流,助力苏州特色农产品销售。据吴中临湖5G+直播基地负责人徐亚婷介绍,该基地计划每年培育本地直播人才200人。后续将进一步规范培育电商人才,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打响吴中产鲜品牌。

从江河到海洋,从城市到乡村,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正不断涌现,引领产业变革的同时,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实习生刘德林对本文亦有贡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