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话题越来越火热。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建议尽快放开三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而全国政协还组织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的配套措施”的调研,最后建议政策导向向生育自主回归,也就是全面放开生育,比任泽平的建议更加彻底。
无论是建议放开三胎,还是自主生育,都说明我国解决生育率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从最直观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自从2016年放开二胎后,新生儿除了第一年出现了上涨,之后连续三年都下滑。2019年生育率创下1949年以来的新低,这说明年轻人真的不想多生了。
如今,在互联网上,也到处是“恐婚恐育”的言论,导致一些女性受到影响,害怕结婚生育,或者是延迟生育年龄,这些都是影响生育率低的原因。当然,从网友们的评论来看,不想生娃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非常高,过去养活了就行,如今是什么都要做好的。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是高成本,托儿所,幼儿园,成本比读大学还高。之后又是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等等,哪样都是高消费。在大城市养个孩子成人,至少得上百万。
另一方面是要花费很多精力。过去孩子上学后,家长就轻松了,把教育的事都丢给了学校。如今是家长也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辅导批改作业,做得不好还会被老师在家长群点名批评。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不但要面对高压的工作,还要应付孩子的各种作业,疲于奔命,根本就承受不住。
不过,这些似乎都不是不生二胎的最主要原因。上海市妇联所作的调研显示,高达86.5%的家庭把“没人照管”列为生育二孩的最大困难。也就是说“看护难”成为了阻碍因素,其实也能理解,一个家庭要照看2个小孩,那一方可能就要放弃工作,回归家庭,但现在的女性已经不想这么做了,不想被职场淘汰。
“看护难”的问题不得到解决,很难提高生育二胎的积极性。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大量建设托育机构。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普惠不够,托育服务市场鱼龙混杂、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全国政协委员、驻墨西哥原大使邱小琪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大量撤并单位举办的托幼机构的做法导致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过去,婴幼儿比现在还多,却没有现在这么难,主要是当时公办的托儿所、幼儿园非常多。事业单位有,一些乡镇,甚至是村里都会有幼儿园,后来政策更改,大部分被裁撤,学前教育只能在民办机构完成。但资源却严重不足,而且还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因此,有人在教育部网站提出了《关于将托儿所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提案》,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如果将托儿所幼儿园纳入进来,那或许能减轻老百姓不少负担。
关于这个提案,教育部也给出了答复。各界还有不同看法,需进一步研究论证。教育部会负责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培养,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实现“幼有所育”。也就是说,目前还不会将托儿所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不过,教育部也一直在努力改变学前教育的问题。一个是推动公办幼儿园,比如事业单位、街道、村集体来举办幼儿园,这个其实有点是走回之前的路。另一个是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还有一个是严格幼儿园办园标准。
这三点方向都没错,最终的结果导向都是解决当前“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据了解,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1万所,比2011年增加11.4万所。增长的量还是挺高的,但可能还不够。
如果真的能够解决“看护难”的问题,那相信很多人还是有意向生育二胎的。毕竟不需要一个人留下来照看,就可以两个人一起赚钱,家庭负担能减轻不少。另外,虽然2019年生育率创下新低,出生人口1465万人,但二孩占比却达57%,从这个数据来看,生二孩的意愿还是比较乐观的。
不少网友提出了一些不现实的建议,比如生二孩直接奖励100万之类的,完全靠奖励来激励生育,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做法是从现实中的真正问题入手,比如“看护难”,解决了这些问题,再放开生育,就看每个家庭的情况了。所以,想要提高生育率,还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想办法解决,这样放开生育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