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公主岭市朝阳坡镇东兴隆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李振军是远近闻名的种粮“专家”,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的玉米种植已经全部采用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田技术。他的本事是从省农科院的农业资源环境所负责秸秆还田课题项目的两位教授那儿学习的。李振军几年前种植的30公顷玉米,在两位专家的指导下全部采用新技术,玉米生长期间,省农科院专家还多次到其种植田查看实际效果,进行专业指导,当年就获得大丰收。此后,在这位种植大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新技术也普及开来。

近年来,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组建了近百支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通过培育高素质农民,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在我市农村越来越多新农人掌握了新知识、用上了新装备、学会了新技术,也因此获得了各种荣誉。农安农民李宗光所在的合作社创新采取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耕种,在保护黑土地的同时,农户每公顷减少农资投入上千元,目前已推广种植上万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他因此被吉林省人社厅评为高级农技师。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对引领新农民转型,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乡村人才队伍意义重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表示,从全国来看,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已成为新时代人才评价工作的新风向。确实,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通过向农民传授新的农业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农业技术涵盖了种植、养殖、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通过教育培训和科技支持,农民可以学到最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了解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装备和先进工具,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问题,即“藏粮于技”先要授农以技。

授农以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政府可以组织专业培训班或在农村建立农技推广站,为农民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和指导。今年6月,长春乡村工匠学院在吉林农业大学正式成立。在长春乡村工匠学院,专家教师立足工匠学院,面向待入职学生、职业农民、技术骨干、致富带头人、劳模工匠人才、企业管理人员,将开展管理理念提升、技术技能提高、创新创业创造等方面的系统化培训,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的行家里手。

授农以技,就需要接地气,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可以深入农田,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并提供实时的农业咨询和指导。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向广大农民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机械和市场动态,使更多的农民尽快获取农业知识和信息。授农以技的重点是确保农民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提供适用的农机具、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并帮助农民解决销售和市场接入的问题。

通过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我们可以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并为农民增加收入。因此,“藏粮于技”,科学技术必须掌握在种田人手中,才能使农业得以快速发展和进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