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开发的语言模型ChatGPT推出后,引发关注及热议。香港大学日前向师生发出内部邮件,表明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成为香港首间大学明文禁止在课堂等教学行为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而在欧美地区,多国大学、科研机构发布明确禁止使用ChatGPT完成学习与考试任务,期刊、出版机构也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

香港大学宣布禁用ChatGPT

香港大学副校长何立仁在内部邮件中指出,禁止在港大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除非学生事先获得有关课程讲师的书面同意豁免,否则将被校方视为剽窃个案,并指若没有书面许可,ChatGPT和其他基于AI的工具一律不能用于任何涉及学分的活动,如教师怀疑学生使用ChatGPT或其他AI工具,可要求学生就其作业进行讨论、进行额外口试及考试等措施。


(资料图片)

何立仁提及,在港大,抄袭意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他人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作品使用,而在无授权下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内容,亦符合有关定义。

何立仁也表示,港大正计划就AI工具对教学的影响邀请师生进行广泛校园讨论,亦会为教师安排关于ChatGPT及其他AI工具的研讨会。不过由于现时正值学期中,每周都有课堂及评估,难以突然使用新政策,因此需要采取上述短期措施。

美国89%的大学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业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推出仅两个月,活跃用户就已突破1亿。在这当中,学生是最早开始使用这一工具的群体之一,美国89%的大学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业。

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月底,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上,有关使用ChatGPT完成作业的讨论已经超过10万条。

有人认为,ChatGPT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梳理问题的解题思路,还能够借助它检查作业错误,是一个相当强大的“辅导老师”。

有人则认为人工智能工具会助长学生的惰性,“什么作业都能够依靠人工智能完成,那学生就不用学习啦!”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无利于他们发展创造性思维。

目前,全球多国大学、科研机构发布明确的人工智能禁令,禁止使用ChatGPT和其他所有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完成学习与考试任务;多家期刊、出版机构也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

不过关于ChatGPT对学生影响的讨论,并未随着一张张禁令而停歇。网络上,公众对于ChatGPT的争论,仍在发酵。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的教授巴尔比尔·巴恩向程序提问:学生使用ChatGPT完成作业可能有哪些道德上的问题。程序的回答列举了四点:抄袭、欺骗、作弊和依赖性。但巴恩教授对ChatGPT并不排斥,他正在研究如何使用这一工具改善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体验。

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需理性看待

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其功能特性。

首先,作为教育辅助工具,ChatGPT的一大特点是在现有知识信息储存的基础上快速找到对应问题的答案。但事实上,此前学生已经在用各种人工智能学习工具查找相关资料。ChatGPT的优势在于能动态生成答案并以文本形式输出,这就为用户的个性化需要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服务。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海量的知识信息能被人类充分、便捷地利用,这是科技进步对教育的贡献。通过AI技术工具获得有用的知识信息,这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次,ChatGPT 在使用中有明显的局限。该系统的本质是对现有海量信息的分类处理。机器本身不能识别信息的真伪、对错,如果库存信息有误,出来的结果也有误。因此,越是无标准答案的问题,越难保证答案正确。对于复杂的个性化问题,机器的答案往往是一些无实质性内容的文字。

正如其开发机构OpenAI所言,ChatGPT 有时会写出貌似合理但错误甚至荒谬的答案,或过度使用某些词句和特定表达。用ChatGPT写论文也是如此,因为系统已预先设置了框架结构,所以出来的论文看上去“有模有样”,但实际段落文字经不起推敲。

最后,ChatGPT并不能进行知识的创造。该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有问必答”,对于有标准答案的问题,ChatGPT能“多快好省”地满足用户需求,但这种功能目前还局限在工具价值的范围内。虽然ChatGPT也有生成答案、深度学习的功能,但其本质还是随问题而对现存信息的分类、合成、再分类、再合成。

根据ChatGPT的运行机理,如果用户提出一个无人研究过的问题,即数据库中没有任何相应资料,机器便回答不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虽然ChatGPT能够生成各种结果,但对结果的鉴定还是靠人脑,这也说明终究是人创造了知识。

ChatGPT会如何改变教育?

有教师反馈,ChatGPT像一个全能助手。给它下指令要求设计课程,答案虽然不完备,但从整体来说,已经能为课程设计提供创意思路,提供通识化的内容。

事实上,ChatGPT的出现,只是当下AI技术应用的一个缩影。我们已经进入了生成式AI时代,从漫画创作到电影剪辑,AI技术的运用无处不在。

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说,此类技术的运用无疑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但人们因过于依赖和相信AI,停止了思考和学习,失去了批判性思维,这无异于“自废武功”。

显而易见,ChatGPT的应用,利弊兼有,关键在于善用。在记者看来,对于教育行业,ChatGPT的价值不是用不用、如何用,而是其能否作为一个支点,撬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变革。

那么,教育应该怎么变?她说,最基础的人文、科技和数学知识依然重要,因为其中蕴含了大量价值判断、思维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块思维、批判思维的学习内容急需补充。

在特定知识越来越容易获得的当下,学校对超越ChatGPT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可贵。我们可以对ChatGPT所合成的答案进行质疑、判断和推理,而不是不假思索全盘接受。

会使用工具,是人类快速进步的原因。ChatGPT的出现,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是一次技术革命。毕竟,科技的更迭与应用,总会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力,同时,也会带来新的产业。

需要担心的,并非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一问题,而是如何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中国科学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