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盐田国际创意港的“小港夜”夜市正式试营业。

夜幕下的“小港夜”,流光溢彩、火树银花、人头攒动,一股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处处洋溢着美好、温暖、祥和的文明城市氛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卸下疲惫,陆续来到这里感受“夜经济”的魅力,在此起彼伏的喧闹声中,交织出一幅生机盎然、活力勃发的生活画卷,也折射出民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资料图)

“小港夜”是深港创业青年共同打造的深圳首个以港风港味为特色的双创夜市街区,经过2个多月的改造升级,每个细节均展现着深港文化融合的魅力和精彩,成为盐田新晋网红打卡点,成为深圳市民夜游休闲消费的好去处。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小港夜”夜市有40多个集装箱固定铺位,现场划分了文创消费区、特色美食区、音乐广场区、游乐休闲区等,夜幕还未降临,夜市内各商户已经准备就绪,40余个经营摊位依次排开,向来往的市民敞开热情的怀抱。

格子烙饼外酥里嫩、铁板鱿鱼香气扑鼻、水果果切酸甜可口……这里小吃荟萃,美食云集。老港货、港式咖啡、奶茶、柠檬茶、冰冻啤酒、网红雪糕、各种烧烤应有尽有。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刺激着每一位过往游客的嗅觉和味蕾。前来尝鲜的市民络绎不绝,浓郁的烟火气息,给夜色中的城市增添了一抹浓郁的光彩。

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位置好,环境好,地铁8号线沙头角站就在旁边,步行不过3分钟,走入夜市,港风特色浓郁,40个集装箱风格各异,各色霓虹灯招牌灯光交错,炫酷专业的舞台映入眼帘,精彩的文化文艺演出让人赏心悦目,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让人味蕾大开,主办方投入重金打造的沉浸式多媒体灯光秀,对商贸消费场景数字化和信息化改造,有效提升消费体验。

每天晚上这里的市井烟火气被“点燃”,宛如“清明上河图”画卷徐徐展开,彰显着社区夜经济的活力,开市以来,至今已吸引近万人次市民群众前来打卡。

随着夜幕降临,“小港夜”夜市灯火斑斓,三五成群的朋友在广场摆上几串烧烤,在人来人往的夜市里,聊着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我们早早听说小港夜了,我们平时工作比较忙,周末和朋友来夜市聚一聚,一起吃烤串,聊聊天,吹吹风,拍照打卡两不误,是夜晚最舒服的事。”来自罗湖的青年白领开心地说。

打造户外常态美食市集区域,营造多彩“夜经济”氛围。对于夜市的开业,最开心的当数周边社区的居民了。“家门口有了夜市,以后逛街更方便了,这里环境特别好,美食种类多,看起来干净卫生,现场还有精彩的节目表演和音乐演出,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沙头角街道附近小区居民吴女士说。

创业“聚人气”,点亮“夜经济”

小地摊,大民生。“小港夜”平台创业,暖经济更暖人心,一个个地摊背后不仅承载了独特的城市记忆,更维系着一个个家庭的生计,也是经济发展、消费多元化的现实写照。小小地摊生意,体现着经济民生发展的信心。

创业者卢峰是一名“00后”,他说家里人也都有做生意,吃穿不愁,但还是决定出来创业,只有靠自己闯出来的才有成就感。平时他就喜欢捣弄一些美食,特别是水果类,因为水果营养口味男女老少都合适,这是他第一次创业,就选择了鲜果捞,他拜师学艺一段时间,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店铺。卢峰说,借助小港夜的深港青年创业平台,从店铺装饰、启动资金、品牌推广等创业扶持模式,让他很快完成了入驻并开业,勇敢地跨出人生的第一步。

蒋生是沙头角一名老居民,他说,之前在老家也摆过地摊,但总是被驱赶,现在政策放开了,政府都鼓励大家摆摊创业。自从小港夜改造招商初期,他就早早关注,并第一时间预订了一个摊位。蒋生在美食区经营着臭豆腐和钵仔糕的生意,食品品质的保证让他有了较为稳定的客源。

蒋生说:“小港夜”夜市的发展让我看到了政府的主动作为,真正为就业创业办了实事好事。正规有序的夜市带来了稳定的人流,相信未来的营收能大幅增加。

经营格子烙饼、港式甜品的摊主余小姐也是“小港夜”夜市的第一批创业者,见证了“小港夜”夜市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变化。

“营造良好的夜市发展环境是我们摊主最关心的问题,这是沙头角真正意义上的夜市,政府支持,管理有序,让我感受到这里的烟火气更足、人情味更浓,相信‘小港夜’夜市会发展得更好,这样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余小姐说道,这里依靠毗邻香港的优势,主打港风特色,各类港风文化演艺为夜市带来了流量,他们都是潜在的客户。

“夜经济”点亮一座城市的灯光,点燃一座城市的活力。热闹的夜市,不仅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消费场景,也成为了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支持深港青年创业,“小港夜”运营方不仅免去他们在集市里摆摊首月的摊租金 、水电等费用,还免费提供创业就业指导培训,做好全周期的就业创业服务。

“夜市+”模式,注入新活力

2023年是国家的“消费提振年”,深圳市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消费场景,既是政府发展经济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市民追求高品质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盐田区积极推动夜间消费场景和创新产品供给,让城市迸发更多生机与活力。在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示范区建设规划中,盐田区将以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田心工业区等区域为核心,发力培育一批夜经济标杆项目,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超过20%,全面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

在沙头角街道办的支持下,盐田国际创意港作为“小港夜”的投资建设方,通过“夜市+”的模式,融入港风文化、艺术表演、美食休闲等元素,让深圳市民特别是沙头角居民在品尝风味小吃的同时,欣赏和参与各类港风演艺、休闲活动,鼓励创业商家以“视频直播”等当下流行、年轻人喜爱的形式开展线上互动,后期也将结合时令举办各类节庆活动、文艺演出和特色商品展销,力争全年热度持续,热点不断,促进盐田夜间消费体验场景提档升级。

随着“小港夜”繁华出彩,沙头角夜间消费氛围越来越浓厚,夜经济成为盐田一道亮丽风景线。

“小港夜”的顺利运营,得益于盐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盐田区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多措并举为“小港夜”夜经济提供“硬核”保障。盐田区工信局为小港夜青年创业团队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区公安民警在创意港路口指挥交通、执勤巡逻,保障夜市安全有序;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夜市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城管环卫各司其职,全力确保夜市现场的人员秩序和环境卫生。

夜间经济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就业,是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增加“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兼顾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城市整体市容美观有序。

深圳户外出摊政策放宽,深圳城市管理坚持以民生为导向,下足“绣花功夫”,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在“放”与“管”之间实现了柔性平衡,让城市小摊更安全、整洁、有序,用全面规范的营商环境点燃城市的浓浓烟火气。

南方+记者 郭悦

【作者】 郭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