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北交所:下一个掘金场?
掘金北交所,把握新机遇
新三板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精选层设立后,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交易,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设立证券交易所打下了坚实的企业基础、市场基础和制度基础。
北京证券交易所总体平移了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交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北交所在定位与制度等方面与沪深交易所市场有较大差异,可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格局。
专精特新企业聚集北交所,企业活力足。北交所作为中小创新企业的主阵地,“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高于上交所和深交所。截至2023年4月28日,北交所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41.88%,专精特新企业市值占比38.86%,均显著高于上交所、深交所。根据2022年年报数据,北交所191家上市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501.91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22.1%;共实现净利润138.11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7230.81万元,同比增长12.17%,盈利面达92.15%,其中44家公司增幅超过30%,22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42家公司连续三年实现利润正增长。
北交所研发强度高,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北交所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北交所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支出共计67亿元,同比增长18.03%,平均研发强度4.46%,平均研发强度约是A股的2倍。2022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新增专利2655项,其中发明专利572项,平均每1亿元研发支出能产生39.63项专利,8.54项发明专利。
新三板经营稳健,更多优质中小企业选择新三板,北交所优质“后备军”队伍不断扩充。截至2023年4月28日,新三板中有6187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报,按期披露率为95.16%。2022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9万亿元,净利润527.73亿元,近七成的公司实现盈利;平均研发强度为3.63%,同比提升0.09pct,其中,127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同比增长8.78%,研发强度有所提升。北交所引领带动效应逐步释放,截至2023年4月28日,新三板共有6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8家;有44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处于筹备北交所上市阶段,相较于上年增长了10.20%。筹备北交所上市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设备制造、信息化服务、医药制造等行业,近两年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达17.20%,平均研发费用为1729.53万元。
北证50成份指数投资价值
北证50成份指数(简称“北证50”)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市场整体表现,是首个表征北交所整体表现的指数。北证50指数成份股大多为小微市值股票,且“专精特新”类别企业占比相对其它宽基指数更高,符合北交所市场定位;成份股在2022年实现营收和净利的双增长,企业发展韧性足。当前北证50指数估值较低,后市或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博时北证50成份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018128(A类)、018129(C类)”)于2023年5月8日发行,跟踪北证50成份指数,敬请关注。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指数历史数据分析,市场环境、政策变动等因素皆可能使得指数投资价值分析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