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个月LPR迎来首次下调。6月20日,央行宣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0%,均下调10个基点。

简单地说,降息了。此次降息已在市场预料之中,6月15日的时候,一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下调了10个基点。这就意味着LPR的下降几乎没有悬念。降息是稳增长的开始,表明2023年的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已经开始,后续大概率有宽信用、宽财政、刺激消费等措施跟进。

此次降息的大背景是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今年4月PMI为49.2%,5月为48.8%。PMI指数,中文含义为采购经理指数,是一套每月发布的综合性经济监测指标体系,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它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还需稳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降息释放了稳增长的积极信号,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会对股市、楼市、汇率等产生一系列影响。

对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房贷降低了。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中国进行过利率转换,办了房贷的人要在固定与浮动之间二选一。

固定利率的好处是,不管以后通胀率如何变动,银行如何提高利息,这个利率都固定了,借款人都是按照最初约定的利率来还房贷。选择浮动利率,利率发生变化后,借款人就会按照新的房贷利率来还房贷。

此次降息后,商业贷款重新定价。存量贷款月还款利息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更重要的是,降息会降低今年新买房的商业贷款利率,刺激国民购房欲望。事实上,这一轮降息,很难说没有托底楼市的目的。

对一个家庭来说,降息的影响并不大。100万的房贷,30年,4.3%的利率和4.2%的利率,大约可以省下2.1万块钱。一个月大约58元。从宏观角度,降息表明政策工具箱在继续发力,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对楼市的托底作用有限。

降息也会影响到消费。降息让人们存钱的利息减少,降低人们的储蓄欲望。同时降息还会增加通货膨胀上升的预期。也就是说,人们会进行超前消费,而降息,则降低了超前消费的成本。在这些机制综合作用下,降息可以鼓励人们多拿出储蓄甚至借钱去消费。

降息还会影响到股市。降息会使市场上的资金变多,资金变多,投资者就会去寻找收益率高的投资标的,股票市场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A股各板块此后出现了明显分化,上证指数、科创50、北证50均出现了跳水。

一方面,这是因为降息的信息已经在前几天传出风声了,另一方,也显示了市场信心仍然不足。

所有的利好,仍只是理论上的,能否转变为实际利好,得看市场主体是否有信心、敢于去获得降息政策带来的机会。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主要马车之一。在大力发展内循环的当下更是如此。只有消费提升,工厂生产才有意义,经济才能循环、发展。但消费的前提是收入、是就业。

所以,促进就业是最好的提升人们对未来信心的途径。为了增进就业,提升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对能大量容纳就业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应该予以扶持。

居民就业率上升,手上有了钱,只要对未来有信心,不是消费就是投资。创业大潮中,很多人会卖了房去投资,但信心没了,不投资了,也不会消费,降息的意义就会被削弱。所以,一切的关键还是在于预期与信心。

文|刘远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