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宁夏石嘴山市纪委监委派驻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胜街道潮湖村第一书记 苏长林

2021年7月,我来到潮湖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后,为摸清底数情况,我和另外两名驻村工作队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一辆“其貌不扬”的电动车成了每日出行的标配,陪着我走街串户、挨家寻访,不到两年就跑坏了两个电瓶。

苏长林(右)在监测户郭占军家蔬菜大棚讲解蔬菜常见病防治知识


(资料图片)

“苏书记,快进屋喝杯热茶。”远远看见我骑着电动车,经营马记羊羔肉餐厅的村民马金才迎了出去,热情地招呼我进店。一杯热茶上桌,伴着茶杯里缓缓升起的热气,我俩聊起了家常。

这是一家街边小店,店主马金才夫妇用心经营了十几年,红火的生意让两人干劲十足。近几个月,店里用上了自来水,经营更方便了,马金才打心眼里高兴,“做餐饮用水多,这几年店里泡茶、做饭、洗刷用水全靠我用三轮车到外面拉,几个大塑料桶全装满也刚够用一天,四处找水的日子着实不好过,多亏苏书记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原来,潮湖村的管道网修建于三十年前,因管道老化,年久失修导致管内渍污管径变窄,水压减小,而增压又会致使管壁破坏。因管道线路复杂冗长,维修经费成本高,村级财务保障难度大,几年前故障后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一百多户500多名居民吃水都要到村外两三公里的地方拉运,村民吃水用水难就成了当前紧要的问题。了解到情况后,我当即查询了解政策,多次与有关部门对接。得知大武口区政府部门因经费有限不能一次性解决,便与石嘴山市双包双联单位领导对接,如实反映现实问题,并邀请单位领导到村里实地考察调研……前期一系列对接协调完成后,施工开始了,改造建设工作需要群众“团结共建”,我与村书记一起携手协调,做好群众工作。历时两个多月,在上级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全体村民的配合努力下,人饮水管网改造顺利完工。

管网接通,村民结束了五年来吃水靠拉的历史,长期接水拉水的愁怨被通水的喜悦取代,心中更是充满了感激。

潮湖村的地域面积较大,又处于城乡接合部,十个生产队一千四百多户居民居住于潮湖雅苑和上中下庄子,一户两宅是最普遍现象。村中的两个市场一条街是该村主要产业,但又因地理位置特殊,形成了本村居民与外地商户杂居的现状。活跃的市场贸易刺激了潮湖村的经济发展,但也给潮湖村的环境治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难题。驻村后,我与村书记商议后主动揽下环境治理工作。我骑着电动车走村串巷,每天四五十公里的行程,转遍每个村落,带着六名保洁人员就村域内卫生进行清扫,组织运输车辆进行清运,全村二十九个临时垃圾点每月清理的垃圾就有两三千方。

刮风下雨无阻,阳光烈日无惧。驻村没几天,就晒黑晒脱了皮,保洁人员也打趣我是“老黑书记”。起初,村民们不知晓我是驻村书记,看着我开拖拉机清运垃圾、开扫地机清扫路面、拿着铁锹平整路面,把我当成公岗人员中的保洁队长,总是“队长、队长”的称呼。风里来、雨里去,我把村子当成自己的家,村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全情投入工作,换来的是日益向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驻村工作近两年,我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一起,排查问题、化解矛盾,回复各类信访百十余件;协助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帮助村民协调办理孩子入学就读问题,对接有关部门整治辖区路段两侧车辆乱停放问题,帮助村子协调免费办理取水证……两年来,我渐渐认识到,要想做好驻村工作,就得“俯下身”“沉下心”“抬起头”。驻村工作直面群众,得放下机关干部的身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此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身上的担子很重,面对的事情纷繁复杂,要有足够的耐心沉着应对,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信心,勇于迎接挑战,在不断磨炼中自我成长、助村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