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文旅产业融合新格局
《规划》中提出,依托山西各地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对接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着力构建“一极带动、人字廊道、三大板块、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加速实现山西文游产业全面融合发展。
“一极带动”——太原都市区文旅融合发展极。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发挥现代交通体系优势,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太原、晋中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打造山西省最具综合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极核区。
“人字廊道”——“人”字形文旅产业发展廊道。依托大西高铁、太焦高铁与大运高速、二广高速等交通骨架,以太原都市区文旅融合发展极为核心,拉动“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形成“人”字形骨架廊道,打造自然风景线和文化旅游廊道。
“三大板块”——“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立足山水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三条一号旅游公路和一批精品项目建设,提升“三个人家”品牌影响力,加速三大板块文旅融合发展。
“组团发展”——十一个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以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壶口瀑布、沁河古堡群等品牌景区为核心,构建文化特色鲜明、旅游产品丰富、产业要素完善的十一个文旅产业集群。
创新文旅产业融合新业态
《规划》中提出,在创新文旅产业融合新业态上,发挥山西传统音乐、戏剧、曲艺、美术、技艺等丰富的非遗文化优势,将有条件的非遗馆、非遗工坊等展示馆、体验基地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纳入重点旅游线路。择优推进一批非遗项目、传承人进博物馆、景区、度假区等,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剪纸、煤雕、砂器等传统工艺,打造忻州秀容古城、大阳古镇等50个特色小镇和民间艺术街区,推出1000种融入山西地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非遗旅游商品。
建设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推广太原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经验,开展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工作,支持各地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区)、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和特色文化旅游街区建设。
建设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立足于高品质生活要求,各地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色艺术街区、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剧场群、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类型的消费集聚区。积极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3-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打造山西省夜间文旅新地标。
打造一批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单位
《规划》中提出,打造一批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单位。在完成太原市晋源区、晋中市平遥县、晋城市皇城相府、吕梁市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长治市振兴小镇、晋城市大阳古镇旅游景区首批6家山西省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新增一批省级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单位,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充分发挥资源要素整合、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以山西历史文化遗存为基础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坚持文物保护优先原则,积极推进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加强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工程。抓好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高文化遗产在旅游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旅品牌,推动晋北长城密集区、沁河流域古堡密集区、太行革命文物密集区的整体保护利用,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打造一批文物保护活化利用试点。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展陈水平,实现遗址遗迹场景还原,创意体验遗产文化内涵,形成可观赏、可体验的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佛光寺等一批国家级文物活化利用试点。
塑造一批山西工艺美术品牌
《规划》中提出,大力实施山西省工艺美术振兴计划,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三晋工匠”精神,促进工艺美术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建立工艺美术技艺代际传承机制,实施中青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工艺美术行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
重点支持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打造一批以珐华器、推光漆、澄泥砚为代表的、富有特色与实力的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和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构建工艺美术技艺代际传承机制,健全高素质工艺美术人才队伍。在剪纸、布艺、刺绣、雕刻、漆器、青铜器、大同铜器等优势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经营业绩优、业界知名度高、产品或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的龙头企业。
加强工艺美术品牌宣传推广。加强在主流媒体的宣传推广,发挥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优势,丰富传播手段,增强山西工艺美术的知名度、美誉度。综合运用展示、拍卖、鉴赏等手段,在国内重点城市及海外主要艺术品市场开展交流合作与宣传推广活动,将珐华器、推光漆、澄泥砚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工艺美术品牌。
《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省文旅产业综合收入跨越万亿元规模,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A级旅游景区数量实现倍增,达到500个以上,其中新创建5A级景区3—5个,4A级以上景区总量达到150个;打造5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争创1—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5—10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3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席记者栗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