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月8日报道75天,2次降价,2次补贴,截至最后一次价格调整,Model 3后驱版本的价格已不足23万。通过短期内的调价,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 已经出现了接近20%的降幅。特斯拉几次降价意欲何为?动作频频搅动市场到底是昏招还是妙招?杀疯的特斯拉会对开年新能源市场带来哪些影响?来,让我们看看降价的背后还有哪些端倪。


(资料图)

又降 起售价已不足23万

犹如惊雷,1月6日,特斯拉又官宣降价,这次可谓力度空前。Model 3后驱版从26.59万元降到22.99万元,降幅3.6万;Model 3高性能版从34.99万降到32.99万,降幅2万;Model Y后驱版从28.89万降到25.99万,降幅2.9万;Model Y长续航版从35.79万降到30.99万,降幅4.8万;Model Y高性能版从39.79万降到35.99万元,降幅3.8万元。

这次的降价,让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创下了史上最低。其实从去年10月份开始,特斯拉已经从“理财神坛”走下。几次三番通过降价、促销等手段一步步拉低价格抢占市场,也难怪近两次降价引起了大量的消费者维权,虽然特斯拉确实没有提过限时保价政策,但如此降幅,确实让大部分已购车主有些吃不消,“韭菜”真不敢当!当然被影响的还有二手车商,刚收没多久的二手车的价格很可能接近新车了。

【特斯拉历次调价信息】

蚕食20万元级的新能源市场

自2019年上市的时候,特斯拉Model 3还处于30万的高位价格,而今天,特斯拉Model 3已经历了14次调价,其中7次都在降价,这一次价格的降幅最大,达到了史上最低的22.99万,而上次的最低价还是2021年的7月份,是23.59万。

要知道,现在20万级新能源市场可是各个车企的主力阵地。比如比亚迪海豹,自8月份上市到年底,已经完成了超过5万的销量,而零跑C01、小鹏P7、哪吒S以及比亚迪在汉也是征战20万级新能源市场的主力产品,同时也是Model 3的主要竞对,另外降价之后的Model 3还将应对像宝马i3、蔚来ET5等豪华品牌产品。

Model 3主要竞品
车型指导价(万元)
Model 322.99-32.99
海豹21.28-28.98
零跑C0119.38-28.68
比亚迪汉21.78-33.18
哪吒S20.28-34.18
小鹏P723.99-28.59
网易汽车

点击查看更多车型

可以说当特斯拉Model 3的起售价降低的时候,中国品牌的海豹、汉、哪吒S等就要迎来主要的竞争对手了,毕竟在市场上它们各自的表现都不弱,而零跑C01、小鹏P7也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开年就降价 博眼球?抢杆位?

在刚刚出炉的销量数据上可以看到,特斯拉今年完成了137万的产量,以及超过131万的交付量,但和年初制定的150万台的销量目标还有差距,所以在今年四季度开始,特斯拉就通过降价的手段来刺激市场,以换回更高的销量。数据显示,在经历9月和10月两轮直接或变相的价格下调后,特斯拉在11月拿到了国产车型超过10万台的销量,而Model Y也重回SUV市场的冠军位置。

当然,面对今年气势汹汹的比亚迪,特斯拉所做的这些似乎还不够。

2022年11月8日,特斯拉官方宣布,11月8日(含)至11月30日(含),购买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并按期完成提车,尾款可减8000元;12月1日(含)至12月31日(含),尾款可减4000元。

上述补贴方案中所指的“现车”,包括特斯拉指定车型中的全新现车、非全新现车、展车和试驾车,认证二手车不享受上述保险补贴。指定车型为中国制造的Model 3和Model Y。

2022年12月7日,特斯拉再度出手,推出了“叠加福利”,12月7日至12月31日,购买符合条件的特斯拉现车并完成交付,将额外享受6000元福利。

2023年开年,特斯拉还推出了新年限时福利,即日至2月28日期间,完成交付的Model 3和Model Y的新车订单,可享受6000元限时交付激励方案。

由此来看,在价格战方面,特斯拉似有杀疯之势。但如此的刺激力度却难掩特斯拉年末收官的颓势。据乘联会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特斯拉中国的批发销量为55796辆,环比下降44.4%。相比11月份的表现,12月的批发销量几近腰斩,也从侧面印证特斯拉在国内销量增长的疲软。

难道真的卖不动了?

2023开年机会再来。由于今年春节比较早,很多用户也希望年前开一台新车回家,而恰好年初受国补取消影响,部分车企纷纷在元旦的时候发出了价格上调的通告。而此时,特斯拉似乎又看到了商机,以最高接近5万的降幅进一步拉低Model 3和Model Y的国内市场价格。而所做这一切的回馈,待1月份的销量榜发布之后,我们应该可以看到这场价格战是不是促进特斯拉迅速拿到2023年伊始的销量杆位。

对特斯拉而言,每一次的降价对销量拉动都有明显的提振。等1月份的销量榜单出炉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降价之后的特斯拉最终获得了多少市场份额。尽管每一次的降价都会让老车主叫苦不迭,但对新购用户而言,确实能抄到实惠,但奉劝一句新车主,也得有心里准备,因为它是特斯拉,所以它肯定还有降价的余地。

利润率是丰田的8倍 这就是降价的底气

关于特斯拉此番降价,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发微博称:“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我们可以往回推算,特斯拉Model 3已经是5年前的产品了,发展至今,它的成本也摊薄的差不多了,再加上特斯拉这些年一直在追求生产工艺的精细化和自动化,尽可能通过不断提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实现更强的自动化水平。比如特斯拉引入了一体压铸技术,用于生产Model Y,这就是典型的例子,相比传统的零散装配,效率将大幅提升,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

另外就是特斯拉通过直营的模式销售,减少了渠道中间环节的费用和支出,采用一口价+线上下单、线下提车的模式,除了降低消费者砍价的烦恼之外,也降低了 门店工作人员的负荷。

更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高毛利率是真能让他降得起。去年特斯拉单车毛利率一度高达32.9%,即便到了Q3有所下降,但单车毛利率依然高达27.9%,对比之下比亚迪去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是18.96%,而蔚小理平均只在16%左右。即便是和宝马、大众、丰田等传统大厂对比,特斯拉的单车净利润也是碾压的实力。

曾有分析机构声称,特斯拉的单车利润率达到了丰田的8倍,该分析机构称,丰田每辆车的利润约为1200美元,而特斯拉每辆车的利润,可以达到8570美元,也就是约合人民币6.9万元左右,特斯拉的整体利润还是非常高的。

以此来看,特斯拉出于更高的利润率优势,让它有更大的底气在市场不稳定之际,以降价来换取更多的销量指标,此举,简单、粗暴。

它 不再是高贵的数码产品

10年前,特斯拉开启了中国之旅,当时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尚未完全打开,但特斯拉带着首创中控大屏、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车辆炫酷的外观鸥翼门等极具科技感的设计进入到了新能源市场,也步入了中国市场。曾经的特斯拉,确实凭借一定的技术优势,在入华初期圈粉无数,也造就了它除了拥有交通工具属性之外,还有一定的智能交互优势,当然,它的到来也并非是国人首购新车的目标,更多的是家里第二台甚至第三台车的选项,毕竟,它有着极高的可玩性,也是很多数码博主早期收获的“大玩具”。

曾经高高在上的价格,也让多数用户对特斯拉望而却步,但通过汽车及科技圈多样玩法的输出,让大家心里埋下了对特斯拉期待的种子,直到它以国产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价格落地,也赢得了更多的用户。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曾经被特斯拉拿来炫耀的技术已不再抢眼,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步走入正轨,同时也给广大用户带来够智能、够人性以及够舒适的感受。从2019年开始,特斯拉的价格也开始进入了频繁波动起伏期,毕竟是中国新能源车市的一条“鲶鱼”,在竞品尚未成熟的时候,特斯拉通过价格上调获取更高利润,以至于前几天特斯拉都被誉为“理财神器”,刚买没多久,官宣涨价,给车主的心里也得到满足。但近两年,受于市场大环境竞争激烈的影响,特斯拉开始频繁降价,而且最近的两次均为大幅下调,确实给车主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果买车早两年,那可以用“早买早享受”安慰自己,如果刚下订还未提车,或者说刚刚买了几天,装饰还未做,车价就开始大幅下调,此举对消费者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冲击,也难怪“维权”举动频发。

如果说特斯拉通过不断的降价来抢占市场,赢取用户,那么对品牌自身而言,可谓是昏招,如果频繁降价,甚至3、5个月就要让用户经历一次心理“过山车”,那相信,过不了多久,用户心伤了,品牌形象和口碑也会滑落。当然,就特斯拉个体而言,降价抢占市场份额是高效的,同时也会给竞争对手带来更大的压力。跟,陷入利润泥潭,不跟,市场份额很大可能会被抢走,两难

就特斯拉降价举措对市场的影响,蔚来企业传播负责人马麟接受网易汽车采访时回复:特斯拉此次价格调整凸显了特斯拉的产品和品牌定位,也更明确了特斯拉和蔚来不同的品牌定位,进一步显示出两个品牌处于不同的市场区间。而就特斯拉大幅降价是否会对中国品牌带来更充分的竞争环境这一问题,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向网易汽车表示:特斯拉有着独资企业低成本的优势,而中国品牌面对特斯拉这一做法,更应该加速新品的推出,提升性价比。是的,价格硬刚不是中国品牌的强项,但技术升格、优质产品出位才是中国品牌在市场上发展以及获取用户认同的做法。

总结

2023年伊始,特斯拉以一场大幅降价开启了今年新能源市场的大战,此番行动也是国内车企站在各自立场上正在做出涨价的背景下展开的,那么中国品牌车企会不会迎难跟上这波降价?还是另有对策,在2023年,会有怎样的举措去强化市场份额?几次降价也是特斯拉是站在自身强大的成本控制基础上推行的,它近乎8倍丰田汽车的利润率是否会被其他企业所超越?欢迎关注网易汽车后续的报道。

作者:张钧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