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陪爸妈在附近散过步,最近发现这里的夜景变得好漂亮,有一种怀旧的氛围感,所以打扮了一番,过来打卡了!”萧山区市心南路夜景全新升级后,国庆长假中,市民小朱穿上汉服,特地来这里自拍。

1958年,萧山城区开建第一条柏油马路,就选在了市心路。经过60余年的发展、更新、拓宽,它也已成为贯穿萧山南北的主干道、“中轴线”,连接新老城区的交通“大动脉”。

记者近日从市城管局市容景观中心获悉,经历5个多月的改造,亚运通勤道路之一的市心南路夜景提升项目圆满收尾。如今,临街的建筑次第亮起,街角公园与广场也有了光影的趣味点缀,“钱江潮”在行走的足尖演绎光与影的潮起潮落……现代技术与历史文化融合的夜景氛围,引得不少行人驻足观赏。

灯光艺术让老街焕发活力

市心路贯穿萧山主城区,沿路的老旧建筑承载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斑驳破旧的立面,裸露凌乱的管线、无序的空调外机……成了城市中一块块“伤疤”,杂乱老旧的外立面与现代空间功能、景观要求早已格格不入。

如何用好光的手法,将灯光艺术自然融入老城区生活,达到改善街道整体氛围的效果?

在市城管局的指导下,负责此次亮化项目的设计团队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光环境设计研究所与属地城管部门反复研究商讨,将设计重心不仅放在城市界面的整体氛围提升上,更注重近人尺度的感受。从照明方式、适应性、交互控制等各个方面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老城区照明设计,改善街道氛围,注入光影活力。同时,尽可能选用低碳节能灯具,增设智能控制以降低能耗、严控光溢散,打造人与光和谐共生的城市宜居空间。

负责人介绍,“市心路是一条‘上了年纪’的路,通过灯光让它焕发活力。同时改善街角广场、口袋公园的暗区,新增互动、趣味节点,让市民们晚上可游、可玩。”

“老城故事”背后的突破创新

暮色降临,华灯初上,市心南路温暖亮起,逐渐编织、重塑出尘封的老城记忆。

市城管局景观亮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光为载体的“老城故事”创作过程,其实一直伴随着艰难,也有了不少突破和创新。

比如说,部分建筑建设年代较为久远,瓷砖材质特殊,普通洗墙灯具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设计团队结合现场建筑外立面的实际情况,多次调整方案,并进行现场验证,最终确定小角度投光灯,较好地实现了预期设计。

市心路沿线欧式商业建筑有较多圆形穹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而现场装灯条件非常有限,很难实现预期效果。设计师与施工团队想方设法进行补光设置,并通过隐藏式支架,尽可能实现匀质的穹顶光效。

另外,现场调试又是一次创作。“每周来到现场时都要面对不同的问题,墙面石灰脱落、瓷砖破损、雨渍渗透……”问题层出不穷,但办法总比问题多。凭着高度的责任感,设计团队反复验证,反复调试,最终达到了理想的灯光效果。

“萤火虫”“钱江潮”很值得去打卡

市心南路夜景,有哪些特别之处呢?景观亮灯团队给市民推荐了几个网红打卡点,大家不妨去体验一下。

首先是孩子们喜欢的:市心广场的草丛间,飘舞起无数“萤火虫”,星星点点、忽明忽暗的亮光勾起过往市民的童年记忆;在余暨公园和大鸟公园里,树林周边的灯光随着季节更替呈现不同的宜人色彩,为市民在每个季节带来各异的精彩。

其次是适合老年人休闲的:南门江凉亭北侧是居民饭后休闲的广场舞集会地,亮化设计更是凸显了投影元素的趣味性,仿佛漫步在舞厅之中。

而在几个街角广场和口袋公园里,还为市民布置了“小惊喜”:可互动的“钱江潮”——老人们在灯下愉快地“踏浪”、孩子们在广场上欢乐地“逐浪”,城市变得更有活力、街道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了。(记者 任彦 通讯员 金旎 王小冬)

推荐内容